商量完毕开始着手画房子的设计图,在空间里也不需要特别牢固的地基和外墙,以木质结构为主体就可以。
打算盖三层木质楼房,打算研究一下含凉殿的构造,虽说空间里不需要,可以后的事谁能知道,万一能用到还是不错的,这个时代存冰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哪怕庄园里的秋水阁也只是临水而建,含凉殿记得好像可以用水车把水车到房顶,类似人工降雨的方式给房子降温。
用空间里的电脑各种找资料,终于找到含凉殿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拿着电脑和雪球一起看,后者看不懂简体字可不妨碍它看图片,经过探讨种种确定方案,在山脚下引个湖过去,在湖中间建房子,在房子的三面各造一个水车。
山脚下有树可以有阴凉,加上三面水车日夜不停的往房顶上浇水,这样就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作用。
空间里的树有很多,按照设计的方案雪球负责砍伐备料。
沈卿这边把庄子那边的木匠召来,来的路上还想大娘不是刚跟他商议好,怎么又找他过来。
木匠管事到了之后,她也没废话,直接把样式图递过去,她也只是想在秋水阁边上造两个水车试试,木匠看完感觉特别惊奇,说:“大娘是怎么想到的,这太好了,有水车车水到房顶,夏天酷热的时候可以降温。”
她含笑看着木匠的激动,只等木匠激动过后才说:“既然你觉得可行,就把图拿回去研究一下,如果能造出来最后,以后有人想仿造你也可以收银钱。”
木匠千恩万谢的离开,沈卿无事回书房去练字、绣花,至于管家的事,长嫂才七个多月还能管着,等回头她觉得吃力会派人过来找,这会就不过去讨嫌,让别人以为多想管家。
在书房无事把九州地域志拿出来,动手抄写,现在看的这边已经翻有些毛边,打算动手抄写一本新的。
转眼到龙舟节,准备去曲江岸边踏青,顺便看赛龙舟,沈闻跟沈辰已经约好,陶依大着肚子肯定要提前订好位置。
派徐大管家带着家里的几个从小养大的护卫,功夫都是十分了得,头一天下午就去占位置搭帐篷,曲江边到这个日子都是贵族才能去的,在京城里都是按照地位等级划分的,沈闻的官职最大,沈辰划分的位置就没要,毕竟官员划分位置都是带家眷的,沈家本来就人少总共才七个人,加上王家来的四个人,位置也绰绰有余。
帐篷总共搭建了七处,主人休息处,男、女帐篷都是套间,里间用来休息使用,各有更衣使用,后面有男女仆人使用的帐篷各一处,再有准备茶点的帐篷,除去主人休息用的,另外五顶帐篷都很小,占地也不是很大,帐篷后面的空地是停车的地方。
观景用的帐篷搭建在最前面,吃食的帐篷搭在女眷帐篷的旁边,更衣用的帐篷紧挨着后面搭建,从里面出来不会被外人看见就可以直接进入,再往后面就是供仆人使用的帐篷。
用过夕食后她在丫鬟的伺候下换好外出的装束,这次外出带宝春、青竹、青梅三个丫鬟,另外带忍冬和青蒿两个小厮,青竹负责带着她备用的衣服、鞋袜。
一家人都在二门外上车,侄儿沈珩跟着她坐一辆车,妻子怀孕沈闻在车上照顾,儿子有些顾不上直接甩给小妹管。
沈卿的车上又多了沈珩的奶娘和大丫鬟,她带着小侄儿坐在里面玩,宝春在旁边伺候着,余下的人都堆在车门处眼观鼻、鼻观口的坐着。
身边的丫鬟不说,就是沈珩身边伺候的人也都非常怕她,毕竟管家多年积威甚深,在她跟前绝对不敢说小话。
今天出城的人很多,哪怕是特权阶层也一样是要排队,出城的门这边完全打开,出门的车队一会一拨的往外走。
王家人也提前约好时间,大家都差不多时间到城门口,王家的族徽在京城不是主流,他家的人都在外地做官,在京城的王家算是清流世家。
沈家和王家的车汇成一个车队,沈闻家出来四辆车,沈辰家两辆,王家三辆,缓缓的排到他们可以出城。
沈家的有一辆车是装着各类吃食,跟车的是陈娘和两个灶上的婆子,上午的茶点,中午的饭食,还有一些干果、肉铺、水果一类的零食,还有饮用水也带了四大桶,毕竟郊外也没地方打水,曲江水可不敢随便打来给主子用。
远远的可以看见曲江岸边,一排排的帐篷,徐大管家早已等在路边,看见自家的车队过来,赶紧迎上来给车夫指路。
努力填坑不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