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本书,个人最满意的设计,还是产销社,产销社这个也是想着想着就想出来了。
又是做平台,又是做商圈,又是大型商场……反正就是一个大托拉斯。
供销社在当时作用也是很大的,但还是满足不了当时的情况,而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供销社收益还不低,二五期间,四年还是五年间,供销社上缴利润就超过20亿元。
那个时候也是供销社刚刚发展壮大的时候,反正看资料说那个时候某某某政策得不对,导致供销社怎么怎么的。
作为一个为人民提供商品物资交流服务的平台,我认为赚钱没有那么的重要,主要还是互通有无。
也不是说是谁的供销社,人员组成,完全可以由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工人来组成。
产销社的作用,书中也说了很多,可行性还是有的。
各工厂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卷,保持正常利润就行了。
当时写的时候,很多书友也是带着疑问的,后面还写了不少解释。
对产销社,这个是写着写着就感觉很有必要有这么一个平台,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对这方面是很满意的,后面看新闻,国家也发布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有些难以理解,就不说了。
产销社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在书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为了防止工厂躺平,因为先发工厂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后面建设的工厂很难竞争过已经发展好的工厂。
小作坊跟工厂竞争,将工厂竞争垮了的奇闻,这个错误是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所以后面又搞全行业研究所,这也是为了其他工厂不掉队,使技术和设备一直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然后就是更好的研究新的技术。
56年也是准备在这方面多写一点,如何实现工厂的设备更新换代,如何实现技术的提升,56年初至少有一章会写给55年技术人员颁奖的事情。
这点下一章再说。
到了省一级,办的事情就多了,三大改造、统一耕作、合作社、工业规划、贸易出口、省内的反腐败……
这一段,应该还算精彩,不过后面修改,也改了很多,人物删减比较大,看起来就没有那个意思了。
本书的很多内容,其实是写着写着就出现了想法,然后在中间添加。
有些东西不写,看看资料什么的,是想不出来的,只有写着写着,感觉差什么东西了,然后就想着完善,后面的内容也就出来了。
这段关于跟部队的铺垫也是很多,后面计划的帮扶革命老区,拍电影……
后面写的话,还会写到一些新式武器的研发之类,也就是加深跟部队的联系,毕竟也担任政委一职了。
这都是为以后做准备。
前面写的还算顺利,很多时候主角都是以大势碾压,里面有些困难,也没有太过艰难,走得比较顺,毕竟老师还是支持的。
合作社这个当时还是有很多想写的,写得也是很多了。
这点上其实是很重要的,这就涉及到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其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改造写的篇幅不长,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内容,不管是怎么说的,大致过程应该还都是知道的。
农业合作化这个介绍就比较少了,评价也不高,特别是后面人民公社。
上个月在群说要给书友好好捋一下公社和那几年的事情,因为本书进去了,也一直没有动笔,甚是遗憾。
到省里这段写的内容还是挺多的,纷争焦点,第一个是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后面就是一个小摩擦。
至于跟省里那些,那都是直接碾压的,翻不起什么风浪,都是些出场几章的人物。
里面的很多内容,其实还是在为后面做铺垫,合作社、产销社、全行业研究所、电视台、电影、房屋建设、水利、良种、外贸……能写的其实还很多。
本书刚刚上了一个舞台,不过是开始,也是结束。
下一篇就简要介绍下原本后面的规划,也就是后面想写的内容,因为没有具体写,可能会有些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