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79 图穷匕见(2 / 2)不明不清首页

这下洪涛有些不耐烦了,各都司指挥使有密奏可以通过私下渠道快点送到皇帝面前,那也是有紧急公务或者不宜公开的绝密,如果谁都利用这个方法送公文,通政司和司礼监不就成了摆设。

“回禀万岁爷,今早奥兰治亲王一行人出朝阳门坐轨道车去了大沽口。杨尚书怕万岁爷还有交待,特此让奴婢提醒一声。”

王承恩还真不是那么不开眼的性格,对钱财也没需求,只是觉得有必要告之皇帝一声才会帮外臣们传话,否则谁的帐也不会买。

“这么快就走了?都谈完了啦!”确实该提醒,洪涛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但没全忘,礼部隔些天就会把谈判过程抄录一份送进宫,大概进展还是掌握的。

“陛下都下旨征兵了,一下就是20万,人家要是还能和礼部官员扯皮玩,那就真有点不知趣了。”

接茬的是宇航员,他与谭不明以及十多位总参谋部机要参谋人人顶着双熊猫眼,显然有些睡眠不足。但工作热忱不减,只要皇帝不驱赶经常好几天吃住在偏殿里,找几条板凳搭上几块木板轮着睡。

作为军人,还坐在了指挥的位置上,一辈子能赶上如此大规模战争得算福气,谁也不想错过。最终能不能赢要靠前线将士拼杀,可运筹帷幄如果出了纰漏导致战败那就百口莫辩了。

“早就该走,十几个人吃喝住都是银子,也谈不出个所以然,纯粹就是来给朕下迷魂药的!”对于奥兰治亲王一行人的离去洪涛没有半分内疚。

通过这两个多月的谈判,能明显感觉到对方并不是很急,除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外,还经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咬文嚼字不依不饶,到了关键问题又躲躲闪闪不肯深入。

很显然,奥兰治亲王被欧洲各国君主当成了弃子,根本就不是来谈判的,而是来耽误时间外加迷惑敌人的。如果大明皇帝认真了,以为能靠谈判解决问题,就会成为冤大头。

此时欧洲各国肯定没闲着,正忙着补充人员、调集粮草、整备军械、运输部署,然后从某个点突然发起进攻,以求占据主动权。

多看看人类战争史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一方紧忙,一方好像茫然不知,然后吃了大亏。

可为什么一方有准备,一方松懈呢?并不是指挥官无能,而是被某种假象迷惑了,也就是所谓的兵不厌诈。

做为胜利者战后肯定不会说自己用了多操蛋的招数,而是大书特书怎么运筹帷幄、计谋百出。

所以说史书必须看,也必须带着脑子和逻辑边看边分析。胜利者往往要比失败者更卑鄙无耻、更没有底线,战争就是人类之间比拼谁更不像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