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名为王瑾儿的少女听到娘亲的唠叨,已经开始捂住耳朵。
“我王安石的女儿,想嫁人就嫁,不想嫁人便是一辈子不嫁,谁又敢说什么。”
“你啊你……”
“好啦——爹,娘,快吃饭了,我都快饿坏了!”
老妇人奇怪的看了王瑾儿一眼,下意识问道:“你今天不是和芸儿出去吃的吗?”
说起这个,少女顿时有些郁闷:“那铺子今日没开张,害我俩白跑了一趟……”
“外面的伙食再好能好到哪里去。”老妇人念叨了一句,往少女碗中挑了筷子菜,又瞥了自家丈夫一眼,没好气道:“可别被你爹带坏了,没事就往大牢里跑,难不成牢饭还比家里的饭菜香不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莫名其妙背锅的王安石,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闭目养神了,但脑海中忽然想起某人对饭菜的点评。
下意识的挑了一筷子盘子里的菜:“嗯……木瓜要是软点的话口味还可以好些……鹿肉丝火候适中,要是来点尖椒就好了……”
“老爷什么时候也懂庖厨之艺了?”
“不懂,在牢房里听人说起了,觉得好像有几分道理,便记下了。”
听自家老爷这么说,老妇人微微诧异,随后才问起了他在牢中之事。
老头儿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到最后自己笑了出来。
“哈哈哈……笑死我了……那人该不会真的当着爹你的面,将新政痛骂了一顿吧。”
“可不是呢……不过那小子看似胡闹,但后来仔细想想,倒也是微言大义,什么以民为本,这样的道理旁人可说不出来。”
“听老爷这般说,妾身倒也对那位少年郎好奇的紧,懂庖厨之艺,还懂诗词之道,对朝政之事也如此熟悉,还真是个怪人……莫非和老爷一样,是从地方上走出来的?”
“或许吧……若是官宦之后也不至于被人冤枉送进大牢里。”说起这个,王安石皱了皱眉头,随后又摇了摇头,轻声叹息:“那小子虽然是个愣头青,不过有句话说的不错,朝廷弊病,病在根子骨坏了,变法之所以如此难行,最该问斩的就是那些官员啊。”
老妇人闻言欲言又止。
她知道自家丈夫的性子向来如此强硬,也因此得罪了无数人,想要劝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在旁边听着爹娘一番对话,少女顿时愣住了。
懂厨艺?愣头青?难道是那小子?
王瑾儿眼前顿时浮现出杨林那张贱兮兮的脸来。
“爹,你说那个年轻人,是不是高高瘦瘦的,皮肤有些黑,笑起来有些欠揍的……”
王安石闻言微微一怔,诧异问道:“你也见过那人?”
“不瞒您说,女儿正是打算求爹出面帮帮他……他被人冤枉送进了监狱,更重要的是他还欠女儿四贯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