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有谁记得?(1 / 2)六等分的后宫首页

“原来多年,唯有金娘伴我身旁。”

戏台上蓝衣书生模样的渠案将水粉色衣衫的小抱在怀中,眸中含泪一脸深情。

戏目反转,一直被当作背景板的粉衣丫鬟金娘成了主角,而那黄衫的小姐此时才从门外进来。

安羽挑眉,没想到渠案真听了她的话,没像往前那般演一出毫无新意的公子小姐。

换本子不算是大事,可听麦冬回复,昨日的的确确是威胁了他,想来只能是戏楼众人对备用的本子不熟练或是他渠案投入了不少心血。

易舒眸中带着异色,余光不断注视着单手托腮的李思远。

德夫人自幼与当今圣上相识,这是全城知晓的事情,当年两位先皇子相继离世,陛下老来得子,故将当今圣上养在深宫,从不外出,作为补偿,则选派几个身家背景不错的幼女一同玩耍。

虽能近侍太子,却需与父母亲眷宫墙相隔,一年也见不上一两回,纵然是恩赐,也成了惩罚。

更何况朝臣之女,哪一个不是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被丫鬟小厮环绕长大的孩童,十指不沾阳春水,跑起来都摇摇欲坠的娃娃不仅得进宫学规矩,还得照顾未来的天子,一个不小心便祸及家人,因此便只选了几个稍微年长懂事些的小姐。

说来德夫人身为丞相之女,当年的尚书嫡女,不仅因为年龄尚小,更因为先帝预备委以丞相易文阁重任,本不在选派行列之中,后来却不知为何,依旧是住进了东宫。

时光荏苒,陛下稍通人世,玩伴们也一一及笄,由先帝出了嫁妆,被家人接回家中商议婚事,最后只剩下易舒。

也就在她即将离开的那年,天灾人祸齐至,北方大旱,南方洪涝,又逢分封出去的几个王爷造反,功臣遗孀子女颠沛辗转来到王城,朝堂后宫忙得连轴转。

中秋月圆,易舒记得,她收到了父母的书信,所以在房间里收拾起自己的行囊,没想到一出门便看见了李思远一个人坐在台阶上,留下弱小孤独的背影。

那时他还年幼,不像现在这样任性,早晨下午都得关在书房里不停的背书诵经,晚上才绷着脸与自己踢一会儿毽子,小声命令自己找小厨房要一碟甜甜的豌豆黄。

太子是不能开口说想要吃什么食物的——会给有心人下药毒害的机会,所以只能借着易舒的口要来零食,不敢多吃,只能偷偷咬上一口。

若是自己走了,他怕不是再也没办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

所以易舒央求父母,最终勉勉强强陪他走过岁末。

后来再见到那个贪吃可怜的太子,他却早已习惯了厨房端上什么就吃什么,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再没有突然的口腹之欲,身边也站着那个一身红衣的孙元枫。

都说陛下与皇后少年夫妻恩爱非常,可是不是还有人记得,在陛下最最空白的年少,那个星月暗淡的中秋,她坐在冰凉的石阶上,将那个少年拥入怀中?

德夫人感伤,贤夫人却看的津津有味,公子小姐的本子本就是她最喜欢的东西,更何况写本子的人是她培养出来的渠案。

这么多年侍奉,如何轻重适宜地挠到陈寒露的心头痒点他最有心得。

众宾客或低声交谈或凝神看戏,唯有赫连素坐立不安。

她不太能听得懂台上几个男人尖着嗓子在唱什么,这样的音调唱腔她也不太能听得下去,也不喜欢看他们矫揉造作掐着兰花指东指指西瞧瞧的模样,她更习惯大漠上男儿带着粗犷的声音或嚎或吼,姑娘嘹亮的歌声随着风沙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