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对《国富论》的讨论(一)(1 / 2)带着图书馆回大明首页

《国富论的前半部分朱允炆已经给内阁众人了,现在朱允炆正在看的是《国富论的第六篇的最后一部分论公债。

之所以是第六篇,是因为朱允炆在第三篇后面增加了一篇,叫重商主义。

内容嘛,就是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当然,这一点不必强调,大明一直是顺差,这里需要强调的反而是贸易。大明并不重视贸易,与藩属国的的往来更多的是通过朝贡的形式,而不是买卖。

朱允炆用相当大的篇幅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描述,创造了许多新名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第六篇的内容需要改动的地方同样也不少,涉及英国哈德逊湾公司和南海公司还有东印度公司全都要删掉,直接改为平铺直叙的方式,而不使用事例。

朱允炆改完后再看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

《国富论完全是西欧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里面充斥着大量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例子,朱允炆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确保不会出现纰漏。现在朱允炆把这本书拿出来,更像是预言,而不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的总结。

若是其中出现伊丽莎白一世或者是教皇,那乐子可就大了。

下载一本书很容易,但要改成大明适用的版本要花费的时间比抄书还多。

朱允炆一想到以后还要重复做许多次这种事,就一阵头大。

“若是图书馆能自适应就好了。”朱允炆如是想。

摇了摇头,朱允炆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得是多智能的系统才能对存在的书籍编成大明适用的版本啊。

纵观《国富论全书,朱允炆少说也得改了其中的一半,还添加了一整篇。

当然,都是文字性的东西,《国富论的思想基本上是保留下来了。

天知道在删除了事例以后,朱允炆为了保留亚当斯密的思想费了多少脑细胞。

很多思想都是通过事例来说明的,没有事例就显得枯燥无味而且没有说服性。

偏偏中国历史上没有与之相关的例子可以借用,所以朱允炆必须考虑事例说明的问题重不重要。

若是不重要就可以直接删除,若是非常重要,朱允炆就得编一个例子来说明。

还有中国存在而国外没有的例子,朱允炆也要加进去。比如纸币,宋代的交子会子,大明的宝钞,为何总是陷入贬值的境地。

改编后的《国富论说是朱允炆的著作也不为过。

“余庄全。”朱允炆喊道,“你去叫内阁诸位大臣过来。”

朱允炆在完成《国富论后,终于准备要就大明的经济政策同内阁商议一番了。

也不知道他们在看完《国富论后是什么感想。

“陛下宣诸位阁老前去暖阁议事。”

内阁在看完朱允炆的书以后都吵翻天了,现在还没达成统一意见,现在听到朱允炆宣,顿时就停下了。

毛泰问道:“余公公,陛下的书完成了?”

“陛下刚完成,就让奴婢来宣诸位阁老觐见。”

毛泰回过头对其他人道:“诸位,既然得不出结果,我们有什么问题直接与陛下商议吧。”

“陛下只召见我等吗?有没有其他人?”齐泰又问道。

“回齐阁老的话,陛下也召见了谢行走和方侍讲。”

旁边的解缙一听提到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走了过来。

“陛下也要召见我?”解缙有些难以置信,他只是个小小的六品内阁行走,何德何能去暖阁与二品大员一同商议国家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