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拖拉机左边挡泥瓦上的高大河第一个轻盈的跳下车来,熟练的脱掉外边的蓝色棉大衣放到后边拖拉机的拖斗上。就见这高大河身高大约一米七八左右,硕大的脑袋不住的左右转动,浓密粗壮的黑色头发在阳光的映照下栩栩生辉,白净的瓜子脸上两颗黑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高耸坚挺的鼻梁光洁如玉,身手敏捷似有用不完的力气。高大河用手弹了弹粘在屁股上的尘土转身朝南边看去,就见南边三十米开外的山坡上有一道长长的青砖砌成的院墙,院墙内是一片红砖绿瓦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好不气派
。大门西边的大理石门柱上挂着一个白色的大牌子,上面赫然醒目写着“黄河医学院”几个血红色的大字,大门东边的大理石门柱上却并排挂着一个类似的大牌子,上书“黄河医学院革命委员会”。因为早就听说学院里面放着许多让学生解剖用的人体死尸,所以这个大院子让人看上去感到既神秘莫测又有点望而生畏。高大河心下想人们经常谈论的黄河医学院原来在这里候着,既然遇到了老朋友何不进去看看这东西的五脏六腑到底长了个什么样?于是高大河看着陈平和陈普元的脸建议道:“咱们进去看看如何?”在村上他们本来就是气味相投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加上年轻人那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必先看之而后快的蠢蠢冲动,所以见高大河这么提议三人一拍即合。
上世纪七十年代汽车是稀罕物,有时在公路上半天也见不到有辆汽车开来,看到一辆拖拉机也是难得一饱眼福,人们往往贪婪的看着那冒着黑烟的庞然大物突突远行,直到看不见为止,因此那时也不存在罚款的问题,汽车拖拉机可以随时随地随便停放。陈平把拖拉机靠路边方方正正的停好以后,三人欢快的前呼后拥朝着黄河医学院的大门走去。
一进大门是一个宽阔的操场,有许多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篮球场上横冲直撞大呼小叫的打篮球,好不热闹!穿过操场是拾阶而上的漫坡,就见台阶上占着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正在指手画脚的高谈阔论,一副春风飘飘志满意得的样子。台阶的左右边是两座坐南朝北的高大的教学楼,大理石的根基,红砖绿瓦,典型的苏式建筑,威风凛凛的俯视着操场上打篮球的年轻人,不时无刻的不在向来人彰显着这里的主人地位。
台阶上边正面是一座高大的办公楼,像雄狮一样昂首挺胸地雄踞在半山腰上,让来者不得不放慢脚步认真仰视一番。宽大的木制屋檐上的精湛雕刻工艺让人叹为观止,楼顶东西两头和正面楼顶形成的斜边上有四条巨龙蠢蠢欲动居高临下,那张牙舞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样子不禁让人唏嘘嗟呀肃然起敬。办公楼的前边不时有穿着白色隔离衣弓着身子走过的成年人,那应该是大学里的教师吧?绕过办公楼后边的山坡上是一排排的学生宿舍,像是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井然有序列队站立,肃静礼貌的欢迎每一位到此观瞻的人们。好一派学院风光!好一副大学气派!看着都让人眼馋!
看到此处高大河不禁来了兴致,心中暗暗发誓,如果将来有机会考大学,我一定刻苦努力,就凭当年咱那学习的成绩考进这样一所普通大学应该没问题吧?想到此高大河止不住回过头去对着陈平和陈普元说道:“将来上大学如果国家实行考试入取制,我一定能考进黄河医学院,你们信不信?”
陈平和陈普元二人不光和高大河是一个村上的,而且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是一个学校一个班上的,他们从小就是好朋友,是发小也是铁哥们,他们两个最了解高大河。高大河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如果考试上学的话,村上出一个大学生那也是非高大河莫属。听高大河说要考上黄河医学院上学,陈普元毫不犹豫的说道:“将来如果大河能考上黄河医学院,我亲自开拖拉机送大河上学报道。”高大河一听马上双拳一抱对着陈普元鞠躬施礼道:“谢普元兄厚爱,我这里先厢有礼了,当容后报!”
看看时候不早了,陈平说道:“我们还是先赶路回家再说吧。”
马达轰鸣的泰山25型拖拉机顺着205国道,一路高歌沿着淄水河朝东北方向的家乡奔驰而去。
有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成想不经意间的一句笑话,在一年以后竟然变成了现实。
一九七七年冬天高大河参加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也是中国历史唯一的一次冬天进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没成想一考中的,被黄河医学院入取,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