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瑀不解,询问其详。
茂荣笑道:“还是那句话,如今情势,敌寡我众。我今大张旗鼓分兵两地,敌若不知,我军取得两地艰难。敌军若知,必然分兵救援。似若如此,防垒之兵必然大幅度减低。届时我军尽取两地之兵可以虚攻为上,实则令我驻守之兵就此夺取防垒。纵有百利,而无一弊敌不分兵救援,我军两地之兵便可安枕而动。从之前的虚打变为实攻,此为避实就虚之道。即令敌人慌乱应接不暇,亦可令他首尾不能相顾。首领以为此计,是否可行吗?”
崇瑀大笑,言道:“似如此,闻寿可谓陷入进退两难之地。纵然不去救援,恐怕也不能悉心防御了。此计堪称万全,岂有不可行之理?”
茂荣道:“大计虽定,首领仍旧还需定下两处统兵之人。”
崇瑀点头,问道:“对于此次安排,不知大长老心中可有什么人选以及想法吗?”
茂荣道:“我军此来,觑庸、宜宾、南夷三地皆不战而克。今得降将数十,军马数万。此众人已然反叛了大夏,正当借此以试忠心。以臣愚见,此番两路分兵可用他们。其中一路,首领可让那新投降我军的袁懿往去。为保万全,可设监军督战,以防其心有变。”
崇瑀点头,言道:“此言极是。两路分兵,一路如此,却不知另一路谁人可为主将?”
茂荣道:“我军攻取宜宾之时,曾得燕山贼寇首领彭浪相应。彭浪乃仲夷三虎之一部将彭荡的孪生兄弟,曾经也在宜宾之地独霸一方。奈何畏惧章滁之威,故而暴行这才不得不有所收敛。此人虽然勇武异常,但却为人残暴、善杀戮。因不愿受到束缚,故而不曾投到大夏国中为将。更兼大夏多番对他用武,彭浪与大夏彼此皆有切齿之恨。此番来投我军,一者是为惨死在闻寿手下的兄长彭荡报仇、进而席卷大夏。其二不过是为了日后我们得势,他能得到宜宾这块土地而已。先前首领为了大事故而许诺与他,他也因此跟随我军共同来攻大夏。虽是如此,但此人毕竟久为山寇、贼性难除。期间不听调度,更沿途骚扰百姓、大损我部落威信。今若让他久居我大军之内,恐怕早晚会惹出事端来。既如此,还不如将另外一路交给他。只要首领予以许诺,那便是他功成之后,所得土地城邑皆归他所拥有。我料此人见利而忘命,此番进军必然倾尽所有。似若如此,我军祸根减除不说,亦可令此祸水泛滥到大夏国中,岂不一举两得吗?”
崇瑀称其妙,就此唤来袁懿、彭浪两人予以吩咐交代。
以此商定,使袁懿西去,引兵攻庐郜彭浪率领自家本部贼寇,东进而取下卞。两军各引一万余众,分列东西而行。为保万全,崇瑀更使令人为监军。其中茂顿跟随袁懿充当大将,另外手下一长老名唤虞松跟随彭浪。自己则与茂荣一并率领部落本部依旧镇守,每日挑战不断、以求骚扰,更令大夏之兵左右顾及、不能安枕。
这正是“一策堪为多计用,三部合围尽相攻”。预知茂荣此番用计成功与否,闻寿又当以何策予以应对?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