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回乡收麦 儿时旧事(2 / 2)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首页

我的祖辈都是农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淡生活。没有像名门贵族、士大夫家族那么朗朗上口、严谨工整的家族训诫,从我祖父辈开始,记得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总是,我们是普通人家,过好平常生活,处的四邻和睦,过个安稳日子,不做坏事,不起坏心,不去坑害别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写在我们家谱第一页的族训。他们不仅这么说了,也这样做了,庄上无人不称赞。

辛勤劳作,节俭生活,待人友善,慈悲为怀,令我们永远不忘。闻鸡即起,洒扫庭除,庭院总是要打扫的干干净净,草末儿全无的。生活的节俭,那自不必说,他们肯定说不出“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大道理,但是知道“三年烂饭买头牛”,粒粒粮食的不易。待亲友、待邻居,友善为先。母亲更是一位慈母,平时省吃俭用,但凡遇到比自己困难的人,她从不吝啬。

我还记得上次离家去深圳前,父亲特意嘱咐我“不饮过量之酒,不贪不义之财”,不能忘了自己的农民的本色:勤,俭,善,良。

在这种安分守己、知足低调、自强不息的家风影响下,我家兄妹五个人从不惹是生非、盛气凌人,更不大肆宣扬、显功摆好。及至我考取大学,作为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本是件大喜事,我们家也没有为此热闹一番。到市里上大学后,我也是把埋头苦读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位,虽然因为认识知道自己的内向的性格缺点而选择了加入学生会去锻炼自己,最后做到了学生会副主席的职位,但是也没有想过炫耀扬名,更没有去造势攀升。

我父母这一代,从小对我们教育极其严格,要求我们必须诚实,可以犯错,但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说谎。小时候,每次和邻居的小朋友们玩耍,发生争执时候,我们父母总是先训斥我们,说我们的诸多不是,然后还和别人家的父母打招呼,说自己管教不严,因此,我们小时候,感觉到和街坊邻居们的关系很是和睦。

我一直都谨记父母的教诲,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碰到了多么难的时刻,我都没有去出卖自己的灵魂,都没有去坑害别人。

父母知道我只能在家里呆三天,20号就要回深圳了,他们瞬间眼神又黯淡下去了。

第二天,我和父母,大哥一起去收割最后二亩麦子,收割,捆绑,装车,找二舅家借了小毛驴运到自己的场地上,麦子收好后要赶快脱粒入仓,不然万一遇到不好的天气就完了,麦子堆积在场上,只有发霉的份了,所以大家都盼望着能有好天气。可是收麦之后马上又要点玉米了,这个又需要雨水才能播种,所以这个时候是农民最焦虑的时候,既盼望着天气晴朗,能把自己一年辛苦的果实颗粒归仓,又希望老天爷给点面子,在收完麦子后及时的施舍一点雨水,好让他们顺利的把下半年的希望点上。农民们只能看天吃饭,没有其他办法,这一个多月就叫“双抢”,家里劳力少的人家会累得脱层皮的,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都还不能给父母搭手的时候,父母都是趁着月色去地收割,首先是夜间凉快,其次时间不等人啊。

记得很多次,夜深人静,月色皎洁,我们几个从睡梦中醒来,一看身边,空空如也,就知道父母和大哥又出去抢收麦子去了,倾听着周围的动静,“吱吱”,夜晚的老鼠出洞了,墙角的旮旯传来老鼠穿梭的声音,我们越来越怕,弟弟妹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哭着爬到我的床上,其实我也很害怕,但是还得保护弟弟妹妹们啊,我只有打着拍子,告诉他们母亲很快就回来了,快点睡吧。

院子里,几棵大槐树在月光下留下了淡淡斑驳的影子,一阵风吹来,树影摇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周围白天里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现在却因为夜色显得奇形怪状,竟有些可怕了。我吓得赶快把头也伸进被窝里,大气也不敢喘一下。过了一会,偷偷的探出头朝窗外看去,看到一个身影。那个身影,正透过窗户向屋里看呢,“国子,你们醒了”。这身影开口说话了,原来是爷爷,我们几个赶快光着脚丫子跳下床去,打开门,一下子扑到爷爷怀里,内心的恐惧一下子烟消云散了。爷爷把我们抱到床上叮嘱道:“乖,安心睡吧,我等下也要去帮爸爸妈妈割麦子去,你们赶快睡吧!”在爷爷的哼哼声中,我们困倦极了,不一会就香香地睡着了!

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年纪小,也知道这是个重要的节点,早上不用喊,就会早早起来,做饭,炒菜,然后提着那种装满水的陶罐子,用篮子装着煎饼,咸菜,土豆丝等去田间地头给父母送饭去,他们匆匆的吃完之后,接着抢收。我们小孩就在地头抓蚂蚱,逮蝈蝈,玩得不亦乐乎。稍微长大之后,就拿着父母给我们准备的小镰刀,亲自上阵,虽然割的很慢,但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啊,早一天把麦子收到家里,早一天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