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2章 AI和医疗专家系统(2 / 2)重生学神有系统首页

其在最高段位120战全胜的战绩,让不少职业棋手都为之咋舌。

毕竟在这个段位,已经可以碰见同行们了,想要赢棋不难,想要不输……

大家纷纷猜测,这到底是哪位大佬的小号。

有猜前世界第一人的。

也有人说“高手在民间”,备不住就是某个自学成才的乡野少年呢?

还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当前世界等级分最靠前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可这也很难说得通。

即使巅峰高手,也不可能在同级别交锋中百战百胜。

比如李昌镐、李世石、柯洁……

这些传奇棋手,论实力都足以镇压一个时代。

可就算在这些人最巅峰的时期,胜率能不能超过70,仍在两可之间!

于是乎,关于“ruel”的事情,越传越邪乎。

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地造谣,说某国棋院集结了8大高手,全是已经淡出棋坛的前代名人,称作什么“八杰集”……

反正就是没有人往的方向去想。

原因也很简单。

说能战胜业余五段,或者让子棋里爆冷,战胜个把职业棋手,还有人会相信。

在正常对弈中战胜人类最顶尖的九段?

别开玩笑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弱的人族九段!

……

到此,对于奕星20的战斗力,江寒已基本心里有数。

接下来,他开始考虑,是否模仿前世,举办一场“人机对抗赛”。

这是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

好处显而易见:这样一场比赛,必将引爆公众对的关注。

但坏处嘛……

人类棋手一旦被虐得体无完肤,只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被的阴影所笼罩!

适应过来的人,也许还有机会重振雄风,那些适应不了的……

江寒一想到这个,就有点于心不忍。

再说现在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华夏棋坛的强势期。

所以,莫不如……再等等?

一晃开学一个月多了。

江寒的寝室里始终还是那五个人,再没有新人进来。

一般的寝室都是四人一间,而311寝额外多了张上下铺,却只分进来五个人,显得有点特殊。

于是,多余的那张下铺,就被大家当做了娱乐区。

晚饭后,如果大家有兴趣,偶尔也会在那张床上下下棋、打打扑克。

麻将就算了,学校不让玩。

而且,这里的五个人,也实在玩不到一起去。

一个地方一个玩法,全国几十个省,只怕倒有上百种不同的规则……

江寒很少参与这些娱乐,因为他开始忙起来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打算全力投入到老张的课题中。

这个课题是国家级重点工程,目标是研制新型医疗专家系统。

这种东西研究起来自然简单不到哪里去。

而且就算真能研制成功,到底能有多大的实用价值,能否得到批准和推广,还有公众们的认可程度……

这些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毕竟没几个人敢让电脑给自己看病,或者管理自己的健康。

但上面能评审通过并立项,多少说明了一点:这次不会完全做无用功。

毕竟,那一笔笔的科研经费,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投入!

所以这个项目,就算最后完全没法实用,至少也具备相当的学术价值。

至于国家战略之类的大目标……

好吧,咱只要做好自己分内事情就好,别的事情无需多管,也轮不到咱管……

江寒负责的部分,工程量不算大,但逻辑特别复杂。

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过不少类似的课题,只是一般都是基于“知识库”或者“决策树”。

这样的技术路线不能说不行,只是做出来的东西,思维僵硬一点也是难免的。

要想让学会人类的思维方式,更有效地诊断,给出因人、因病制宜的治疗方案,必须采用更新的思路。

也就是“大数据”。

这是近年来国内外领域的研究热点。

张德昭也是为了紧跟形势,不让华夏在这个领域落后,才毅然牵头,主动申请、承担了这么个费力不讨好的任务。

江寒经过深思熟虑,主动向张德昭建议,使用神经网络。

有点“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张德昭不愧是一代宗师,思想一点也不僵化,对江寒的“冒昧”提议,十分感兴趣。

经过组内讨论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采用神经网络这项新技术。

这意味着之前的很多工作都要彻底推翻,重头再来。

当然,在知道发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就是最后一个进组的大一新生时……

一个个那眼神和表情,其复杂、精彩的程度,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而江寒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网络规划”这个重担。

毕竟在整个小组里,唯有他才熟练和擅长这个。

江寒没让导师失望,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还在一篇3区期刊上,发表了2篇分量不轻的论文。

由于是集体科研,论文的通讯作者只能是老张。

江寒对此没啥意见,谁让老张是这个小组的学术带头人呢?

至于江寒自己的利益……

老张还是很够意思的,凡是江寒提交的论文,统统给他排上第一作者。

江寒对此很满意。

毕竟对他来说,学术点才是最实际的。

该有的学术点一个不少,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