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儿子,跟娘回家吧(2 / 2)临启大明首页

“啊,终于可以回家啰,娘真好!”李尘搂着贞娘的脖子,抹了泪花,高兴的叫着,猛的朝她的脸上亲了一口。

整整半个月了,他终于呼吸到了屋外清新的空气了。

贞娘紧紧的抱着他,像是抱着今生所有的希望,步履踉跄的来到了马车边,上了车,对那车夫道:“二弟….去城里住一宿,明一早就回徽州老家去……”

“儿子,这是你小舅,快叫!”

“小舅舅!”

车夫叹了口气,一扬马鞭,马车快速行使起来。

“儿子,你饿坏了吧。”

“嗯!”

“都是娘不好,这只鸡给你吃。”贞娘抹了泪,忙打开一只食盒,里面是一只黄澄澄的肥鸡。

“多谢娘!”李尘大喜,提起来大啃起来。

贞娘拍着他的后背,担心的说道:“儿子,慢点吃,有的是,有的是。”

一如第一次上马车的模样,但情况却已是完全不同了。

夜里,三人在杭州城的一家酒馆歇息,贞娘让二弟找当地的买主把马车卖了。第二天一早三人来到的运河边,登上了一条去扬州的大客船。

三日后,客船行到运河与长江的汇集口,三人又转道长江,溯流而上。一路上天高地阔,江水如练,两岸景致壮美旖旎,气象万千。

李尘装着兴致勃勃,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天真浪漫的拉着贞娘唧唧咋咋的指点烟岚,问这问那。贞娘亲切的一一帮着解释,一个慕孺,一个舔犊,真是一副温情脉脉的画面。

船上的人都羡慕不已,纷纷夸这孩子聪明,活泼,人生得又俊俏,做娘得真是有福气,生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子;贞娘听了,嘴里谦虚,脸上却挂着骄傲的笑容。

李尘心里自然也是美哒哒的。

随着船行北上,气候也一天天变得温暖起来。十几天后,又换上了一条大船沿新安江而行。客船行了五日,一日清晨在一处码头停下。三人下了船,在码头上吃了点东西,就雇了一辆马车沿着一条大路直朝远方一座城池而去。

马车驰入城中,李尘刻意留意了一下,城楣上刻着“徽州。”三个字,暗自嘀咕:“敢情是到了安徽地面了。”

但见城中人来人往,喧哗热闹,一条宽阔的青石大道笔直延伸而去,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每隔一段两边又延伸出支道;虽不及杭州那般车马煊赫,人烟凑集,但也算得上热闹繁华之地。

所见建筑皆白墙墨瓦,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又带着几分淡雅轻疏的味道,极具特色。

马车沿着青石大道直行,出了城,又沿着一条土道继续前行。

一路上青山绿水,山花烂漫,不时见到一片一片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一处处林荫间掩映着一座座村庄。

大约行了一个多时辰,马车驰入了婺源县城,沿街心行了一会,最后在一处大门紧闭的酒楼前停下。

“儿子,到家了,随娘下来吧。”

“嗯……好的。”

贞娘挽上包袱,拉着李尘下了马车。

贞娘在徐继耳边嘀咕了一番,徐继不停点头,吩咐车夫驾着马车走了。

李尘抬头一看,只见面前是一座酒楼,酒楼有三层,底层足有两丈高,第二层也有一丈来高,第三层则只有一半建筑;雪白的粉墙上嵌着朱纱碧窗,精致又气派,高高的门楣上挂着“醉仙楼”牌匾。

再左顾右盼了一番两旁高低不平的建筑,这醉仙楼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味道了。

“敢情这新‘娘’不差钱的,又会整些好吃的,原来是开酒楼的。”李尘心中暗暗高兴。

新人新书,如果您觉得还行,请收藏,推荐。这对我是莫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