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后的刀疤脸壮汉,亦闪身而去,跟了过去。
看着郑玄走远,裴幼凝才松开玉手,讨好的向婉儿道歉,看着小丫头还是闷闷不乐,裴幼凝没好气道:“算阿姊承了你的人情行不行?”
婉儿闻言,细嫩的小脸上顿时露出一抹阴谋得逞的笑容,只见她伸出两根柔嫩的手指,嘻嘻笑道:“不,是两个,阿姊忘了刚才被登徒子盯着的时候,是我假扮是阿姊的女儿,才打消了登徒子的念头。”
说到此处,婉儿咽了咽口水,接着继续说道:“阿姊只需拿两颗饴糖,就当作是报答我了,婉儿不计阿姊过。”
裴幼凝没好气的拍了拍婉儿的小脑袋,略微责怪道:“就知道吃,看你牙齿还要不要了,长大了就嫁不出去。”
小丫头冷哼一声,语气忿忿的道:“阿姊才嫁不出去,别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会买糖吃了。”
裴幼凝:...
她脸色逐渐发黑,一字一顿道:“你...说...什...么?”
婉儿看着阿姊已经伸到她腋下的双手,她岂能屈服在阿姊的雌威之下。
婉儿横眉冷对,一脸正色道:“婉儿说的那些不过是庸脂俗粉,阿姊天姿绝色、才华横溢、秀外慧中,岂是庸人可比,阿姊将来定是要嫁王侯将相的。”
...
偏僻处。
郑玄一脸失望的说道:“你是隐元商会派来的?”
“是,还请先生出手帮助,保住石炭山。”王平在一旁恭立着,他已经简单交代了来龙去脉,内心倒也还算镇定,此行为了说服郑玄,他可是准备了几套方案。
只是这老头一脸失望是什么鬼。
郑玄把裹在身上的大裘紧了紧,沉吟片刻,他缓缓说道:“此次出门,我正是想去圬人做工的地方看看火炕,你既然是隐元商会的人,那你和我一起过去,给我介绍介绍这些新鲜事物。”
王平一脸懵逼,这老头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这是要闹哪样?
仔细一想,他好像明白了,历史上的郑玄为各种文献校注,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没有这份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哪会有博学多闻的郑康成。
想到此处,王平心中顿时大喜,倒不如利用郑玄的好奇心,将他引去流民营,让他深刻认识到石炭山若是丢失,将影响成千上万的百姓,到那时候郑玄岂能不帮?
王平要用道德,将郑玄绑上他的战车。
想到此处,王平转过身去,将那碍事的烧疤面具撕了下来...
————————————————
注1:棉花未引进之前,古人的冬装有裘、袍、罩衣、襦袄、袴裈{绵裤}等等。其中的袍,指的就是御寒的绵袍,其填充物并非是现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蚕丝质地的绵絮。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的袍指的就是士兵们御寒的绵袍。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复原了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丝棉袍,做工十分的精美。另先秦时期御寒袍外要穿“罩衣”,自汉代起,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那么严格。
注2:伯祖即为祖父的兄长,或比祖父大的世交好友,叔祖反之。
注3:幼凝是小字,即乳名,古人在男子未及冠,女子未及笄之前都有小字,如曹阿瞒,刘阿斗。
注4:蜀谓母曰姐。――《说文。段玉裁注:“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
哥在汉语中本来是“歌”唱歌的本字,而从甲骨文起“兄”便是表示现在的“哥”义。在东汉前尚未见“歌”字。
“哥”字不作“歌”是从唐朝开始的。《旧唐书·王土局传哥字词哥字词“玄宗泣曰:‘四哥孝仁’”,四哥是指玄宗之父睿宗。玄宗的儿子李琰也称其父为“三哥”。玄宗称李宪睿宗长子为大哥,又是以“哥”称兄。
而“姐”表示女兄也是唐朝开始、宋朝盛行。——《亲属称谓“姐“之流变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