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雄宝殿就用这么多黄金,整座还真观有多少个殿,又有多少尊神像?
真他么有钱啊!
牛有道真没想到做道士是这么的有前途。
“能为神像塑金身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牛有道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认真说道。
小道士接过银票,仔细的看了看真伪,旋即笑嘻嘻的对牛有道作了个揖道,
“小施主跟我来吧,师祖他人家此时刚好有空。”
跟着小道士七弯八拐的走了好一会儿,来到了一处僻静典雅的地方,这是一片竹林,古径通幽,微风拂面,凉爽无比,跟外面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偌大的道观,就你一个小道士?”牛有道问。
“也不是,这不快秋收了吗,师父师叔都下去为民祈福去了,所以一路走来,你没有见到几个人。”小道士笑着说道,在一处凉亭前停下,
“你在这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请示师祖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牛有道盯着那老道看。
“你就是德仁道长?”牛有道问。
“不错,正是贫道,不知施主是?”老道问。
“不知道长可认得此物?”牛有道拿出那张道士身份的路引,仔细盯着老道,想从老道的神色中看出什么。
老道将路引摊开一看,嘴角抽搐了几下,怔怔的看着牛有道好一会儿,仿佛非常不甘心,又非常失落。
“世晨,去煮一壶茶过来。”老道紧绷的脸色一松,对旁边的小道士轻声道。
“是,师祖。”小道士非常乖巧的作了个揖,缓缓退了出去。
“该来的终究会来啊,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老道有些意兴阑珊,神情凄凉。
牛有道不语,等待老道继续说下去。
“十几年前贫道游历天下,遭遇大劫,得人相助,才保存性命。两年前有人找到我,说报恩的时候到了。”
“他们让我在一张空白的路引上盖章,为其证明。这本来也没什么,无非就是一张路引罢了,有什么?可是我知道,以他们的身份,要求岂会这么低?”
至于什么要求,老道没有说,牛有道也没有问。
“你填上名字吧,我稍后去官府道宫为你上名,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第三个徒弟。”老道叹了口气对牛有道说道。
大明朝的阶层非常固化,种地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做工的祖祖辈辈也都是做工的,想要做官,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读书参加科举。可是读书是一般人能读的起的吗?
想要跳跃阶层,难于上青天。
牛有道手上的两个路引带来的身份,都是非常好的阶层。一个是道士,一个是锦衣卫小旗官。
永乐朝的道士非常高贵,但是获取的难度特别大,没有门路,根本成不了道士。
锦衣卫小旗官,是锦衣卫的小吏,小吏好歹也有官身,好好熬下去,最起码也能混个百户出来。
吹干路引上新鲜出炉的三个字,从此以后牛有道在大明就有一个身份,一个拥有道碟的伟大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