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
坐落在全世界最大的大连星海广场东部,星海大厦的8-16层是职业辩论联赛(Debate Professional League)东北赛区的办事处,大三的少女蔺岚祺正在前台忙碌着今天的工作。
她是一名大三的辩手,今年十九岁,身高170,白衬衫黑西服衬托着她纤细的腰和干练的气质。由于一直在低头处理文件,看不清具体的样子,只知道这繁重的文件从左手倒入右手的功夫,她就要将变动的职业选手注册信息输入电脑,做好电子版的记录存档。
这是DPL夏季休赛期的最后一个月,所有的职业俱乐部都要在九月份之前完成转会的报名和新选手的注册登记,有一些决定要退役的职业辩手也要在这段时间完成对自己职业认证的注销。
一些针对赛事评议的公务是不会经过她手的,如果某个职业俱乐部的选手使用伪造数据、事例等作弊行为,将会直接由联盟总部将申诉发送到十二层的仲裁委员会,五名经过资格认证的仲裁委员将投票决定该“伪证”是否成立以及对比赛的重要性影响进行评估,然后在二十四小时内公布对俱乐部战队以及对于选手的处罚。再盖上公章后,上交至北京的总部存档。
这些日子,每天都有着无数的报告和认证。每年通过夏季转会期休赛完成注册的职业辩手大概要有一千人,这还只是本地的人数,江浙沪一代的注册人数是这个数字的五倍以上,就连津京冀地区也要在三千人左右。
与庞大的人数相对应的,便是顶级比赛资源的稀缺。全国24支顶级战队,一支战队的首发选手只有四人,再加上四到六人的替补,也只能供应起240名职业辩手。可一个赛区的选手都要超过这个数量。怎么够用呢?
于是又出现了次级辩论联赛(Debate Sedary League)。每年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掉位于最后两名的职业联赛俱乐部和由次级联赛冠军补位,同时还有一个外卡名额由市场竞拍所得。如果流拍,则由淘汰掉的两支队伍加上次级联赛的亚军打一场积分循环赛,优胜者可以重返顶级联赛的赛场。
关于对辩手的审核要求评估也是很详细很复杂的,在此不做多述。岚琪的梦想就是能够在大学四年期间,考一个职业辩手的证书,以后能去打次级联赛。至于顶级联赛,那个群魔乱舞的舞台她连想都不敢想。对,岚琪是大二的辩手。但这个辩手的身份更多的代指辩论爱好者。据不完全统计,像她这样的辩论爱好者全国大概要有几千万。
下午四点,注册完最后一份选手的资料,岚琪活动了一下已经有些僵硬的身体,伸了个懒腰。距离自己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她今天提前完成了工作。环顾四周,自己的同事们都还在忙碌着。有的在刷抖音、有的在追剧、还有的在看小说。
她知道,这些人会习惯把工作堆在最后做。等领导过来巡查的时候装出一副努力工作、自愿加班的样子。然后明里暗里地讽刺像她这样提前完成工作,不用加班的人。
她都知道,可是没办法。如果不能按时下班,她就赶不上回家的班车,这就每月平白多了一笔不必要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