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玠等人当年在东宫幕僚中非常不显眼,自从陈元秀登基以来更是不得重用,隐匿乡野之间,更别说陈元秀多年荒废朝政,如今的朝政大权都在大司马刘固同手中,刘固同大肆培植自己的人,排挤忠臣良将。
如今只有陆瑜一人为殿中侍御史,其余几人辞官变成了建康城的生意人。
他们几个见到陈安,自是惶恐不安,暗地里与皇后联络商谈要事已经有半年有余,此时皇帝知晓这件事,岂不是人头不保?
可是陈国上下只有皇后一人清醒,小心筹谋还有机会可保陈国不遭灭国,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陈国被灭。
“嗯,都起来吧!”
几个人站起来面面相觑,同时又望向皇后沈容阮,这是怎么回事啊?皇后娘娘,给个交代。
陈安站起来,先是微笑着看着他们,眼里逐渐冒出泪花,然后慢慢严肃认真,一字一句说:“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陈国百姓,朕愧对你们。”
陈安很适合演戏,他先在人前认错,态度诚恳,你看看,眼泪都出来了,肯定是真心悔改了!后面再对他们示好笼络人心,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他们血气上涌,觉得以前吃的苦都值了,跟着的是一个明主,有前途!
“臣惶恐!”他们几个又跪倒在地,趴在地上小声抽泣,鼻涕都沾在衣服上了。
沈容阮很是欣慰地看着这一幕。
搀扶着痛哭的陈安,道:“你们君臣之谊深厚,都快快起来,正事要紧。”
几人眼中多了几分生气,那是对于未来有了希望的盼头。
陈安说道:“朕久不问国事,都倦怠了,你们先给我说说外面的情况”
褚玠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心思缜密,现在是布匹商人,在建康开了两家布庄,但是却在南方和北方布置了不少眼线,得到的消息很是灵通。
褚玠先回答道:“陛下,微臣的探子回报,杨建在朝内实行了新的官员制度,叫做三省六部制,设尚书、门下、内史省。尚书省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执行中央政令,权力分散,互不交叉,微臣看来,此制可取。”
顾野王说道:“微臣附议。节省了冗官冗吏,效率更高,政令通达。”
陈安淡淡道:“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可是有一点,这三省职责分工草拟,审核,执行看起来分工明确,但是也存在相互掣肘的极大风险。隋国立国不稳,这三高官官实则分管了宰相权力,那么由谁担任这三个长官呢?”
沈容阮在一旁听着,吃了一惊,陛下竟然对此事摸索的如此清晰,难道以前陛下都是在装傻?
众人道:“陛下英明。”
江总小心询问道:“陛下以为如何?”
陈安站起来,踱步而走,其实他心中早已有了方法,装作思考,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陈国如今国力虽然衰败,但是根基犹在,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六部制设,在六部之上,设立内阁,目前陈国想要强大,必须得集中权利。”
谢伸问道:“内阁是什么?”
“内阁就相当于现在的我们,你我君臣聚集在这里讨论国事,得出的政令通报尚书省执行,比三省分设效率更高。”
谢伸等人暗暗惊叹于陛下的才华横溢,这些东西要不是早早就在脑海中构思,现在怎么会说的胸有成竹。
陛下以前一定是在装傻,陛下真是一个妙人!
陈安需要暗中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组建自己的团队,这些人都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