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态。”陆泽说,“不管在她们生育之前,凭借自己的努力,已经坐在了多么高的位置上,可是生育之后,时隔几年再回到工作岗位上,她们都必须从一个完全的新手,重新开始。或许从前的经验对她们来说也是有用的,可是人脉和环境,在她们离开职位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可以变化很多。她们需要重新去适应,接触,学习还要面对,一些比她们更年轻的人成为她们的顶头上司,对她们颐指气使。所以如果不能很好的平衡自己的心态,那么对比从前的境遇,很多人就会出现一些心理落差,为以后的矛盾埋下隐患。而且重新回到岗位上,她们还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家里的孩子还小,可能就是幼儿园或者小学,那么每天早起她们要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中午要赶回去做饭,晚上也不能加班,要早早的赶在下课的时候去接孩子放学,然后晚上可能还要辅导孩子做功课。你要知道,虽然作为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是公司聘请一个人,不是为了展现她身为母亲的魅力有多大,而是为了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出成绩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刚结婚的时候,她可能分出一半照顾家庭,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八九成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上了班等下班,那么她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难免,作为妈妈之后,一个女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直线下降了。”
“我记得之前,我帮老师整理过一份数据,说的是现在职场对女性员工存在的偏见。”我说,回想起疫情期间只能在家里办公的时候,我确实收集过这么一个数据,当时翻遍了各大论坛的帖子,真的是“的确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女人在结婚生育以后,把心思就从职场放在了孩子身上,使得自身对工作表现出懈怠的情绪,甚至会以自己作为一个母亲要求他人体谅自己进行道德绑架,所以才招致了更多人对于生育后女性在职场的能力怀疑。”
要说的话,我认为女性群体里,也有很多人在怀孕生产以后回到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因为她们也要更多的物质资源去养育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成长。
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总摆出一副“弱者”的态度。作为一个带着孩子的妈妈,是应该受到照顾,可是这个照顾,也是别人主动提出的,在别人没有主动提出,而自己主动提出要被照顾,就难免会有道德绑架的嫌疑。一而再地拖团队的后腿,凡事先以家庭和孩子为大,完全忽略了别人在工作中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为了自己的小利益,去道德勒索其他人,损害他人的自身利益结果就导致了占便宜不得的反噬,以至于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会本能的对这么一群体特征的所有人,心生怀疑和抵触。因为某些人想占小便宜,导致了这个群体里更多想要争取工作争取工资养孩子的女人就更难了。
“说的没错。”陆泽表示同意,“所以啊,家庭、亲人、工作、孩子这些所有能够造成一个人极端压抑的矛盾,大多会在一个女人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发生,所以在这个年纪里被逼得抑郁的大有人在。”
“这么想一想,结婚也是挺可怕的。”我只是想到了自己,眼下我都已经二十六了,离陆泽所说的三十岁,只差四年而已,四年以后,我也可能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但是那个时候,我还能不能保全我的工作,确实很难说了。“选择家庭的女人会迷失自我,可是选择事业的女人呢,像我们编剧老师那样的,为了事业抛开家庭,结果跟家人孩子之间都有隔阂,就算相互关心,也不能正常表达。我想,在背后议论老师的人肯定会更多,无论选哪一条路,最后的结果都是要自己一个人承担吧。”
好像对于大多数的婚姻来说,男人和爸爸这个角色,都是可有可无的,能遇到是幸运,遇不到才是正常。这应该才是现在大多数女人恐婚的真实原因,但凡遇上个有责任感的,谁不想结婚有个依赖呢,可就怕那种没有责任感还生怕你占便宜,生了孩子他不管,他也不想让你麻烦他家里人管,他希望你不上班可以好好照顾家里的一切琐碎事,又希望你能挣钱,然后为了三五万彩礼还能特别狂特别嚣张的大骂你家卖女儿这样的人家,谁不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