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天赋异禀 小女心若比干(2 / 2)吴越情首页

“翠英姐姐又在想我了!她想我都想得哭了。”

“妈妈又在想我了,但妈妈怕我,我也怕妈妈。”

“爸爸又在想我了,爸爸老是在半夜想我,想得我也睡不着。”

诸家人已习惯了她的自言自语,习惯了她的古怪精灵。

(三)

诸兴华对天赋异禀的长外孙女自然是喜爱有加,视若掌上明珠。他自称“老狐狸”,而称文婧为“小狐狸”。

“老狐狸”喝酒的时候,“小狐狸”就坐在他的大腿上或旁边的椅子上,一边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样板戏,一边分享他的五香花生米或兰花豆。

“老狐狸”每次洗脸用过的冒着脏泡泡的热水,必让“小狐狸”继续用来洗脸,而这个待遇更是旁人享受不到的。

文婧的小脸蛋不知被外公满是烟草味的嘴巴亲过多少回,不知被外公胡子拉碴的下巴蹭过多少回。

冬天,文婧是外公的暖脚炉;夏天,外公只要看到卖棒冰的,必会给她买一支赤豆棒冰。平日里,外公会时不时给她一两分钱,叫她自己去汽车站附近的供销社买点零食吃吃。

“诸站长的外孙女又来啦?”售货员老伯每每见到文婧,总是喜滋滋地招呼她,然后用黑黢黢的手从一只大玻璃瓶里摸出一粒已脱落了糖纸的水果糖递给她。

文婧立马将糖放进嘴里。有时,她会突然冒出一句:“我就知道你会把赤膊糖卖给我。”

她人小鬼大的话往往引得在店里闲聊的大伙儿哈哈大笑。

此前,诸站长的外孙女落水被救、大难不死的故事早已路人皆知;后来加上这个小丫头的种种机灵传说,文婧俨然成了孝义庄汽车站周边的一位小公众人物。

而外婆许桂英总觉得文婧这个小丫头性格古怪行为乖张,体弱多病却又淘气异常,加上屡屡闯祸甚至险些丢命,真不是个省心好养的主儿,言语间便不似丈夫诸兴华那般宠溺她、赞赏她。

按许桂英的说法,小把戏越是金贵就越容易早夭,越是不当回事儿就越容易养大;小把戏的毛病都是大人惯出来的,想要让自家的小把戏将来成器成材,必须从小给他们立规矩。

于是,文婧在外婆的眼皮底下要遵守的规矩越来越多。

例如:吃饭不准咂吧嘴发出声音,嘴里有饭不准说话,吃饭时不准脱衣服,吃饭时不准从碗底翻拣菜肴,饭前不准吃零食,碗里要粒米不剩,筷子不能竖着插进米饭里,给人递饭时要双手捧碗,给人递剪子时不能把剪子头朝人家,过大年时不能高声哇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此,文婧打小最惮怕的人就是外婆。因为自己隔三差五地惹事闯祸,真没少挨外婆那粗糙肥厚的巴掌……但同时,外婆也是文婧一生中最佩服的人之一。

在文婧的心目中,外婆是一位善于把一副烂牌打赢的高手,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高手,一位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问题的高手。

(四)

文婧开始记事时,外婆家已从孝义庄汽车站售票室隔壁的平房,搬到了汽车站所在村落八大队的一座又大又漂亮的房子里。

这座房子像从魔术师手里变出来一样,某一天文婧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睡在了里面。从此,文婧关于孝义庄的具体记忆似乎都与这座房子有关。

外婆家的新房子离汽车站约有一里路远。文婧长大后才知道,这座新房子完全是在泥水匠的指挥下,靠外婆率众舅舅姨娘们一砖一瓦地砌起来的。

搬入新家后,诸兴华每天早上拎着一只铁壳开水瓶,哼着样板戏里的唱词去汽车站上班;中午拎着开水瓶回家吃饭,下午又拎着开水瓶去上班……

文婧在外婆家的日子开始变得漫长而无聊。

那时,外公一年到头要上班,从来没有休息日。外婆要一边照看文婧,一边干很多活儿,诸如烧饭、饲养鸡鸭猪狗和鸽子、忙自留地,闲下来时还要纳一大堆鞋底,补一大堆衣服,所以根本没空搭理寂寞如烟的文婧。

农忙时节,外婆必须去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时,就把文婧往外公的汽车站里一扔。

那时,大舅诸志礼已去句容县城做学徒工,二姨诸玉善、小姨诸玉贞、二舅诸志慧、小舅诸志诚分别在东昌公社上高中、初中和小学。

白天陪伴文婧的只有温和忠实的巴力和牠产下的狗仔们,当然还有屋顶上“咕咕咕”叫唤的成群鸽子,以及屋前屋后的树林、昆虫和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春天,文婧喜欢躺在屋前的青草地里,看着明澄的天空中,稀疏的云朵儿高高地微微地飘浮着,像最后的春雪般洁白,像卸下的风帆般扁平而细长。“用云朵儿做棉被,盖着一定很暖和吧!”她想道。

夏天,文婧喜欢在离家不远的小池塘边欣赏一池碧水、片片青萍和一缕缕绿藻,还有鼓眼珠子的凤尾小鱼在青萍绿藻间穿来穿去,钻上钻下。

那小池塘四周,都是文婧的脚印。紧靠塘南种着几株绿柳,微风过处柔条袅袅,映日成彩;池北老树一株,横卧水面,枝干弯折而上,树叶繁茂。

文婧常在老树的浓荫下静坐遐思,一旦听到外婆的凄厉呼叫,她便提了凉鞋匆匆回家,生怕因去了塘边而受责罚。

秋天,文婧每天等着小舅诸志诚放学回家,和他一起喂屋顶的鸽子群。

鸽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动物,机灵、好动,惹人喜爱。它的小爪子很尖锐,翅膀比较小,但飞行的时候很平稳;它小小的头上嵌着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的眼睛;它的尾巴不时地张开,像一把美丽的小扇子。

每次喂鸽子前,诸志诚用嘴巴吹出笛子般的声音,引得鸽子们一个个展开双翅,在空中盘旋,一会儿飞得很高,一会儿飞得很低。鸽群渐渐地落下来,文婧便拿一些玉米撒在地下,只见它们吃一粒向前走一步。扇子似的尾巴一摇一摆的,慢慢地来到文婧的身旁,啄起她手心上的玉米来。

鸽子吃饱了,便又展开双翅,飞上屋顶。远远望去,像一个个色彩斑驳的小点;走近了,就会看见它们一个个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样子。

冬天,文婧最喜欢外婆做饺子或包子等面点。这样,她端坐在桌子旁,被允许给饺子的边缘捏上花儿;她还可以分到一块像橡皮那样大小的面团,爱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

那时,盼望成了文婧的生活主题。她盼望着舅舅姨娘们早点休假放假,盼望着桃树上的毛桃快快长大,盼望着早点过年见到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