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买下大上海(2 / 2)回到明朝当奶爸首页

好在顾同光十分殷勤,鞍前马后的招呼县衙的衙役上船扛包,又领着这三位太孙殿下的贵客一路住进了县衙。

狄阳牵着小黑跟在后头,那匹千里瘦马,因为通体如墨被狄阳命名为小黑。

小黑是一匹怪马,在岸上用精饲料好生养着他不长一丝膘,坐了三天船漂来漂去的他也不掉一丝膘。

这三天船坐下来,别说马了,连人都有点晕,小黑如同没事人,不是,如同没事马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上了岸,别人都有点不适应,他没有。仍旧拉着个马脸,半死不活的样子,脸上的表情自狄阳第一眼见到他时起,就一直是那个样子,没有半点波澜。

狄阳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不过毕竟是花了一千两银子买的,怎么着也得给他带上,哪怕用来逃命呢,也比光靠两条腿跑路来的强。

上海县县衙是大明朝的标准样式,在南京的时候不觉得县衙如何宏伟,但在此时看来,颇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照这架势,狄阳估计百年之内,县城里不会有超过它的建筑存在了。

白天无事,拉着小黑和马安等几个销售到县城里头转了一圈。县城所在的地方就是叫做上海镇,大约位于后世上海黄浦区城隍庙附近。对了,这个城隍庙还在,只是比后世要小的多了。城隍庙供奉的正主秦裕伯,正是这个时代的人物,此时去世不过才二三十年。

镇子也不大,只有几条街道,居民大多是纺织户、船户、渔户之类的,做生意的大多以买卖布料为主。

由于没有城墙,不论站在县城的那一个角落,都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城外。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城外也很少种植水稻。

上海这个地方,大多数土地都是江水和海水冲积而成,土地都是盐碱地,种不了水稻,生活一度十分困苦。

但在几十年前,这里出了一个黄道婆,这位了不起的女人教会大家纺织技术,从此松江府包括上海县,纺织业开始发达起来,所出产的松江布也成了朝廷贡品。

这是狄阳一圈考察下来得到的信息,虽然还是有些落后,但至少有手工业的底子,那就不算太坏。

更重要的是这里历来的政治洼地,不受朝廷重视,但凡有点能耐,有点门路可走的,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当官。

而那些豪门贵族,虽然热衷于满世界的置办田产,但对于这里的盐碱地还是看不上眼的,南京、苏州这些地方,才是他们的乐土。

这就等于给了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一想到后世想都不敢想的商业中心,比如陆家嘴、徐家汇、南京路、淮河路、五角场之类的地方,此时地价溅如土,自己买一匹瘦马的银子,就能换上一大片。

一想到这些,狄阳就兴奋莫名。拉着不明所以的马安等人,凭着记忆,把这些地方全走了一遍,发现这些地方不是荒地就是棉花田,也没有什么大地主或者权贵之类的。狄阳知道,自己要发达了。

买下这些地,即使什么都不做,安安稳稳的把地契收好,传给子孙,几百年后,狄家岂不是成了世界第一大家族了?

正当狄阳意淫不已,想着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时候,张有弟急匆匆的找到自己,说太孙殿下回来了,正准备在大堂议事,请先生赶紧过去。

留马安在这里继续考察市场行情,狄阳牵着小黑,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