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家国天下(1 / 2)永宁盛世首页

“大人,不知现在朝中形势如何?据说北方已烽烟四起?”孟羽帆问道。

“是啊,目前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啊,皇上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惹得民怨四起……”曾方进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就在数日前,接到朝廷邸报,陕州一支乱民被称做蓝巾军的已攻陷了上都长安,据说兵力达到十万之众,朝廷已西迁至蜀中,皇上诏令天下兵马勤王。”

听到这个消息,孟羽帆不由一惊,想不到这大康朝居然已经沦落到如此田地。

京城失陷,恐怕各地的官员心思都该活络起来了。

也怪不得这张休居然敢直接越过刺史府去拘押曾方进这位县令了,现在朝廷都自身难保了,又还有谁会在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何况张休手中有兵,此时正是各方争相巴结的香饽饽。

接下去,估计这位张将军行事会更肆无忌惮了,看来,自己也得做一些准备了。

从现在的局势看,天下很有可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曾大人,如今张休谎称大人勾结山贼,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可能得委屈大人在寒舍暂避一避了。”

“孟公子,老夫已不是南安县令了,这大人二字,还是勿再称呼了,若公子不嫌老夫忝长几岁,不妨称我一声伯父可好?”曾方进再次提起了称呼的问题。

“伯父既如此说,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孟羽帆也觉得称呼曾方进大人似乎不太合适,便顺势应下来。

“贤侄啊,老夫现在是朝廷通缉之人,贤侄收留老夫,就不怕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吗?”

“伯父无需担心,小侄本不是在意这些之人。”孟羽帆说着,便原原本本地把这段时间与张休的纠葛告知了曾方进。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股杀人越货的山贼没过几天便销声匿迹了,老夫当时还正愁于对这股山贼无计可施呢。”听完孟羽帆的解说,曾方进才恍然大悟。

“这马头寨众人倒还算不忘初心,也是难得。”想起马头寨之人的行事,曾方进倒是颇为欣赏,“贤侄你这‘替天行道’的纲领,倒是颇让老夫意外,细细琢磨,却是正气凛然。”

“只要伯父不认为小侄与马头寨诸位兄弟是乱臣贼子就好。”说实在的,之前孟羽帆倒是有点担心曾方进是那种迂腐的老学究。

“呵呵呵,贤侄啊,老夫虽是在朝为官,却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这十数年官场摸爬滚打下来,老夫看到了太多官场中贪赃枉法之人却平步青云,也看到了太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裹腹,老夫虽竭尽所能,却也最多只能庇佑老夫治下一县之百姓。”

曾方进的语气不禁变得有些消沉:“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夫虽竭尽所能,却还是只能看着百姓陷于水火。”

屋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孟羽帆倒是颇能理解这位一心为民的曾县令心中的煎熬。

好一会儿,曾方进才深深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其实这些年来,老夫也一直在想,为何这天下会变得如此纷乱,唉,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老夫觉得皇上难辞其咎。”说完这话,曾方进似乎一下苍老了许多。

事实上,孟羽帆也被曾方进这话给惊到了,对于这样一位自小便受儒学思想教导,被灌输忠君思想的人,要说出这样一番话也,绝对是不容易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从小便被灌输君权神授的思想,骨子里便认为所谓天子,乃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是以很少有人会敢于去质疑皇权的。

而作为朝廷官员体系中的一员,曾方进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显然是一位很务实也很有思想的读书人,这不禁让孟羽帆对曾方进肃然起敬。

当下孟羽帆便说道:“伯父,您是一位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小侄从小生长于海外,是以小侄也不信所谓君权神授,小侄只知道,能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朝廷,才是一个好的朝廷,是以,小侄觉得,既然大康朝已风雨飘摇如斯,靠小修小补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破旧而立新。”

“破旧而立新?”

“对,正如伯父所说,咱这大康朝有着如此之多的弊端,想要让控制着朝政命脉的世家大族放弃自己的利益,想要让这些人还田于民,想要让已经尝到权力滋味的宦官集团放弃权力一心为民,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倒不如打破这种旧的体制,建立一种以民为主的体制。”

“以民为主,贤侄说得似乎很有道理,愿闻其详。”曾方进若有所思地道。

“伯父,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才是国之根本,国是普罗大众之国,而非一家一姓之国,这样的国才能万世永存。”孟羽帆慷慨激昂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