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欧中国球员的激增,中国德比这个词语已经变得不再新鲜了。
三年时间,中国球员从物美价廉到物超所值,再到好球员被各大豪门球队抬价疯抢。
如今的欧洲联赛已经遍布中国球员,光五大联赛就有超过25名来自中国的球员,而且年龄基本上都不超过26岁。
他们不是球队的主力,就是主力替补。
对中国球员政策最好的西甲联赛也已经不再是2038年那样只有何民、侯佳佳、李浩和张莫了,其他的球队包括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竞技在内都是能够经常看到中国球员的身影。
其余的次级联赛诸如葡超、荷甲和苏超更是活跃着数十名来自中国的年轻球员。
当然人数多了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人来到一支球队就能够一直占据主力,但是也有人辗转数支球队也不能打上比赛,最后只得黯然回国。
这里边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阳光一期的陶波和郑小亚了。
陶波先是去了法兰克福,本来一直是法兰克福的主力左边后卫,但是因为一次受伤休息了两个月,回到球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一个德国本土球员给占据了。
郁郁不得志的他只好转会去了意甲都灵队,但是在那里他的状态一直不能恢复。
不得已又在一个赛季之后去了英超的水晶宫,但是在这里他又一次受伤了,伤好之后总是不能达到原来的水准,不得已他只好联系蓉兴俱乐部商谈回国事宜。
本来以为会花一番手脚,却没想到荣兴直接就答应了他的回国请求。
1600万欧元的转会费,是陶波当初离开时400万欧元的足足四倍。
再说郑小亚,他本来在勒沃库森踢得好好的,也一直都是球队的主力。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热刺花了3500万欧元将他带到了英超。
这也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拐点,本来以为更喜欢长传冲吊的英超更适合他。
没想到他最初来到热刺的时候,没有得到什么出场机会。
就这样等了半个赛季终于能够在球队的主力中锋受伤的情况下出战,但这却成了他的噩梦。
一场比赛明明有好多次机会,但是他都没有把握住。
如此几场比赛之后,他就彻底被主教练放在了替补席上。
有时候宁愿不要高中锋,也不会让他出场。
郑小亚也被热刺球迷嘲讽为“中国水货”!
心灰意冷的他只好回到国内,但是却没有去蓉兴,而是去了重庆,这跟他老婆是重庆妹子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阳光一期的球员除了他们两个有些落寞之外,其他人都是混得风生水起。
三年间,黄忆华和巴桑已经随尤文图斯拿到了两次联赛冠军。
在2040-2041赛季还进入了欧冠决赛,只是输给了樊武带领的皇马。
马东悦也一直稳坐ac米兰主力右边后卫的位置,这几年虽然没有拿到联赛冠军,但是却拿到过两次意大利杯冠军,在欧冠联赛中也有不俗的发挥。
陈岩鲲在曼联拿了好几次冠军,光联赛冠军就有两个,其余的足总杯和联赛杯也各拿到过一次。
而陈妙在曼城也是表现的可圈可点,一直坐稳球队主力后腰的位置。
当然表现最好的肯定是樊武所带的皇家马德里了。
除了2037-2038赛季的联赛冠军,他们在2038-2039赛季拿到了联赛和国王杯的双冠王。
只是在欧冠联赛半决赛中遗憾输给了拜仁慕尼黑,而那个赛季的欧冠冠军就是拜仁慕尼黑。
接下来的2039-2040赛季皇马再次拿到了国王杯冠军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座欧冠奖杯。
要不是这一年有欧洲杯的赛事,何民甚至可以拿到金球奖,而不是作为陪衬的第二名。
现在,2040-2041赛季已经进行到尾声,只有最后三轮了,皇马在联赛中已经以7分的优势领先第二名马德里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