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2 / 2)奋斗在汉末乱世首页

诸葛瑾这人张昀在现代时就知道,诸葛亮的哥哥,在正史上,此人应该在孙权帐下听令。诸葛家族很有趣,兄弟三人分别追随不同的诸候,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在各诸候间都有投资,从而可以保该家族永立不倒。

正史把诸葛亮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近似妖孽。但对诸葛亮的这位哥哥,却着墨不多。

荆州将是张昀与各路诸候最后的决战之地,诸葛瑾长期长活在南阳,对荆州情况特别了解,既然来投,张昀就想从诸葛瑾那里了解荆州情报。

张昀假装不知道诸葛瑾其人,对弘咨说:“你能确定此人不是奸细?”

弘咨尴尬笑说:“我与诸葛瑾交往也不多,不敢担保。”

张昀点头说:“什么时候叫他来一下,我要当面见见他。”

弘咨点头说诺。

过了两天弘咨带诸葛瑾前来参拜张昀,张昀在书房接见。

张昀请诸葛瑾坐下,诸葛瑾不敢坐。

诸葛瑾初来乍到,表现得非常谨慎,虽然学识渊博,但在张昀面前不敢稍有放肆。

张昀坐办公桌后,看着诸葛瑾,发现诸葛瑾仪表堂堂,并非奸滑之徒,而且比较谦虚,张昀决定接受诸葛瑾。

假如是诸葛亮来投,张昀一定会三思,因为三国演义上诸葛亮的表现,让张昀不敢恭维。从张昀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二是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都揽在手中,不给手下人锻炼机会。三是装神弄鬼,时时神化自己,搞个人崇拜。四是不会培养人才,在他手下工作的人,有本事的都会被用废了。五是协调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不强,在益州当丞相时,并没有处理好各种势力之间关系,蜀国表面团结,实质是一盘散沙。六是在他治下,天府之国由繁盛转为衰弱,百姓由安居乐业,转为民不聊生。

张昀看人的角度与其他人不同,在民间,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具大才,但在张昀看来,诸葛亮只能干具体事务,在某一部门担任一个小官员,工作一定能够做得相当出色,但当大部门的主管,问题一定会搞得很大。当小官员,诸葛亮事必躬亲,认真办事,兢兢业业,可做表率。当大官,因不擅处理人际关系,独断专行,表现看工作做得很好,实际上问题百出,最严重的是部下会生活得极度压抑,聪明才智不敢发挥,工作成绩都是诸葛亮的,问题和错误都是部下的。

张昀处理事务和诸葛亮完全不同,张昀首先与部从关系非常融洽,待人真诚,说话和气,遇到重大问题,大家商量,从不以一已之偏见,轻易否定部下的主见与成绩。即使是打仗,正常情况下,张昀都会先谈思路,再由大家讨论,由参谋处拿出作战方案。就拿未来的荆州决战战略来说,张昀跟大家谈过了多次,召开过两个专题会议,而不是装神弄鬼搞个锦锦襄,在里面装张纸条。张昀以领头雁身份出现,而不是以独裁者身份行事。所有人工作积极性都很高,尤其是自主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部下遇到困难,张昀会主动协助解决,从不摆架子,从不随意喝斥人。张昀对待部下,不管远近亲疏,一碗水端得都很平。

奖赏时,并不会把差距拉得太多,有事和稀泥反而能平衡各种关系,拜将时一起拜,不会把某人的将军衔提得特别高。

张昀在徐州时,把徐州经济搞得非常好。在寿春时,把一片蛮荒之地,建设得朝气蓬勃。到东吴来当吴王,所辖之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呈现出了新气象,百姓安居乐业,科技文化教育经济获得较好发展。

孙策孙权搞不定的山越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至少在东侧,山越归依地区与数量越来越多。山越不再与吴王国政权闹矛盾,就使吴王国可以把精力放大建设上。

张昀看着诸葛瑾点头说:“首先欢迎你前来,我吴王国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是人才,我们都会任用。”

诸葛瑾大喜,一脸笑容。

张昀继续说:“我虽然对你不了解,但我知道你们诸葛家族原出于琅琊阳都,现居于荆州南阳,你们兄弟几个都学识渊博,颇有些才能。有人投奔曹操,有人妄图靠寄人篱下刘备谋取功名,你能前来,说明你想在我这里有所成就。”

诸葛瑾的眼睛睁大,表现得极为震惊。兄弟三人投奔三位主公,这行动才刚开始,张昀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瑾躬身,小声说:“殿下,我们诸葛兄弟确实如您所言,我前来投奔您,族弟诞投奔曹操,亲弟亮被刘备说动,想帮刘备干大事,创大业。”

张昀哈哈大笑说:“不用多久,你的那两位弟弟就都会追悔莫及,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投错了门,走错了路,他们自作聪明,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在这时,吕芳报告,说到中美洲探险并寻找橡胶的船队返回了,陈应已赶了过去。

张昀大喜,说:“这可是喜事,我要亲自接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