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日中,李全便已经走到了潍州城下了。
绵延六里的城墙横亘在眼前,放眼望去,虽布满斑驳,但城楼之上旌旗招展,墙垛后面也不时有人影闪动,显然防备森严。城楼之下有青石刻着三个大字“潍州城”,青石之后便是潍州城的南城门。
这个时候进城的不多,出城的倒是不少。都是些早起卖菜的农户,三三两两的往回走着,虽然都是衣着朴素,但各自都带着笑脸,兴许是货物卖了出去,那定是高兴的。
李全慢步向着城门走去,门洞中短暂的黑暗之后便豁然开朗,繁华的古城展示在他的眼前,从南城门进去就是潍州城的中大街,中大街贯穿南北,将整个城内分为东西两郭。
东郭地形低矮狭小,共分为八巷,是平民百姓住的地方,没有什么可说的。
而西郭地形高显、风景秀丽,南北共分成四坊,北二坊主要是士族官绅的居住地点和办公地点,而南二坊靠着海边,又有着港口,就成了城内的商业和文娱之地,庙宇酒肆、商行店铺都坐落于此,所以显得分外的繁华。
李全所进的就是南二坊,眼前的一切让他感到惊讶。
一走进便发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百二十行经商买卖都有,衣食住行也都不缺;街上车马不息,行人密布,接踵摩肩,不断推挤着他往前进。而各种叫卖闲谈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不到一会他便如河水入江、溪流进海,融入到了人群之中。
李全在后世见过不少大城市的繁华,却都如过眼云烟,令他生出一种被排斥的感觉。可是这里不同,潍州的繁华虽然朴素,但却十分真实,充斥着烟火的气息,能令人生出亲切之感,这让他第一次感到是真实的活在了这个时空之中,而不是一场梦。
在人流中恍然行了片刻,等回过神来,他才见到前方十字街口一群人正围着看些什么东西。
等他走进,才看见街口上贴着一则公文,公文是繁体楷书,李全虽不习惯但也能看懂,上面画着两个头像,正是一个通缉令。
不过周围的平民识字的可没几个,一个个的好奇不已,纷纷撺掇着个白发老头给他们讲讲上面写着什么。
那老头两鬓霜白,杵着个短杖,苦读一生,也只是个童生。不过这却不影响他显摆自己的学识,顿时化身为儒学大家,口沫齐飞,摇头晃脑,用文言念上了一遍。
不过这一众平民老百姓又怎能听得懂呢,顿时抓耳挠腮,不知所云,又求着老童生给他们解释。
“真一群凡夫俗子也。”老头一看群众们如此反应,嘴上充满了嘲讽,不过正好让他显摆,老头虽然气喘吁吁,却面露红光,脸上一幅一生所学,只为今朝的模样,对着围观的人群高声说道:“潍州录事司奉刺史令,核准潍州文字,捕捉劫掠盐业司犯人杨安儿一伙。若是有人发现踪迹告官,支给赏钱五百贯;若是捉拿到盗首杨安儿赏钱一万贯;捉到其妹杨妙真赏钱五千贯。如果有人藏匿罪犯,与犯人同罪。”
众人听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这公告是一则通缉令,捉拿的正是前两天盐业司的盐课黄金被劫的罪犯。顿时一个个的勾肩搭背的闲聊了起来,此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大的娱乐活动大概就是老少爷们们围坐在一起,看热闹和闲谈八卦了吧。
“这大脸汉子原来叫杨安儿,竟是匪首呢,值一万贯啊,若是捉到他,我这一辈子可都不用愁吃喝了啊,还能娶上两门小妾呢。”
旁边有人回应道:“那五大三粗的妇人模样就是杨妙真?若是捉到她五千贯也不算亏呢。”
“就你们这些憨货也敢去捉那些悍匪?没听说吗早上在城外发现了具尸体,正是撞见了这伙盗匪,才被杀的哩。”
“呵呵,我等就是开个玩笑,谁还不要命了呀,敢去惹那些杀人不眨眼的盗匪。”
“就是,就是。”
李全听到这里,心里微微惊讶,早上官道边的凶案,现在已经人人皆知了吗,这不会是有人故意散布消息,引起混乱吧,不过这群劫匪长的可真粗犷啊。
盐业司黄金被劫的事虽不需要他来操心,但也兴许是个机会。
不过李全也没有多想,先在城里熟悉熟悉再说,这潍州城他还没来过呢,定要好好逛逛,这古代的烟花之地,他可是好奇已久了啊......
————————————————
“滚吧,我们这里不招人了。”那酒保模样的男子非常鄙视的说道,然后‘砰’的关上了后门。
“哼,气煞我也,不招就不招,不就是洗碗的吗?牛气什么?莫欺少年穷懂吗?”李全站在门外,指着这青楼破口大骂,真是气坏他了,他来这里寻个扫地打杂的事情做作,心中盘算着一边工作一边还能欣赏风花雪月,如果能成,那真是快哉。可惜,那招人的瞧他不上,觉的他没什么劳力,就将他赶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