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鸟不拉屎行省(2 / 2)阿卡林行省总督的日常首页

客气点的直接闭门谢客,让你进不了门,遇上凶悍的,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村民最大的克制就是不搞出人命。

现如今已经没几个税务官愿意去乡下收税了。

主要的税源只能来自三座行省直辖的城市。但是因为商业活动不兴盛,缺少流通的贵金属货币(因为产铜的缘故,铜币倒是不缺,但是考虑到重量和体积,大量的铜币不易携带,所以仅限于市场上小规模的交易,大宗商品的交易还不如直接以物易物来的方便),收不到多少商税。

人头税基本上就是行省的全部收入了。其中大半还是以粮食、禽类和牲畜等实物形式支付的。

扣除掉日常支出,如总督府和市政厅行政人员和卫兵的工资,修缮市政建筑及道路的费用等等,最后也剩不下什么了。

总督府的库房总是空空如也,愁坏了不知道多少任总督。

当然,并不是发愁皇帝陛下会因为收到的税赋太少而大发雷霆。实际上在第一任总督带着一堆土特产(没来得及变卖)和可怜兮兮的几百枚金币(这还是中途用几车铜板兑换来的)回到帝都述职时,仁慈的皇帝陛下就下令取消了阿卡林行省的税收。

只要提供适量的兵役人口就行。来自阿卡林行省的士兵吃苦耐劳,作战英勇,在帝国军队中很受欢迎。总督大人也不必担心没人应征,每年总有不少渴望冒险年轻小伙子等着外出闯荡的机会。

真正需要发愁的是总督自己的口袋。

毕竟总督这个职业不是世袭的,而且干不好也是随时都可能被皇帝陛下给撤掉的。如果不能在任上使劲捞点,卸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陛下不会轻易撤换行省总督,即便有些调动也只是换个地方继续当总督,或者升迁到内庭成为皇帝近臣。比如著名的前帝国宰相朱利亚斯.威廉公爵,原先只是安哈尔特行省总督,成为帝国宰相之后才受封为凛冬堡公爵。

行省总督制是帝国中央集权和地方贵族分权对抗多年后的一个产物。准确地说应该是分封制与总督制并行。地方贵族继续拥有他们的爵位和领地,向皇帝效忠,在战时提供提供军队,仅需缴纳少量赋税。新开拓的行省(如阿卡林行省)和因各种原因(叛乱、绝嗣等)被收回的公爵领和原帝国直辖领地则由皇帝陛下指派总督进行管理,伯爵领或者更小的领地则并入附近行省或者设立自由市。行省总督的权利等同于公爵,但是除了必要的总督府卫兵和地方守卫外不能拥有其他军队,还需要足额向帝国上交规定的赋税。

行省总督直接由皇帝任命,而且只向皇帝负责,这一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当然同时也引起了大量贵族的不满,甚至引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叛乱。叛乱平定后,皇帝陛下做出了一点退让,总督的人选必须从贵族中选出,而且需要通过御前议会的认可——这仅仅是为了照顾下贵族们的颜面而已,因为帝国皇帝通常只会在出身不高的低级贵族或者人丁不旺的小家族成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皇权的稳固,又分化了人多势众的大家族和势单力薄的小贵族。前者原本就是后者觊觎的对象,在利益不一致时自然就分道扬镳了。尤其是老牌贵族们把持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年轻贵族,尤其是有野心和抱负,却因为出身不好,没能继承到一块好领地的,都成为了皇帝陛下和总督制的忠实拥垒。即便是大家族里,也有大把继承顺位非常靠后,基本没有希望继承到一丁半点头衔的人在。

成为行省总督,意味着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即便不能世袭,也胜过在家族领地里混吃等死好。如果能更进一步,得到皇帝陛下的重用,成为下一个威廉公爵也未可知。

唯独阿卡林行省,是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这里太穷了,而且因为存在感太低,阿卡林行省总督几乎都是终身制的——皇帝陛下往往在收到上一任总督去世的讣告后才想起来该派个人过去接班了。

多年以来,只有卡尔曼一个人创造了记录,成为了达斯兰玛帝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督。

仅仅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被皇帝陛下革职,成为了最走运的阿卡林行省总督,让人羡慕不已。

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没人会关心这个鸟不拉屎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