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正在兴头,就有内侍来报,我们都不知道有啥事情。戚妃匆匆忙忙就去了,临去前,她命内侍把所有的诗稿全部当众烧毁,她刚刚说的助兴两字,当众应允了,她这样做无疑是告诉这些姐妹不秋后算账。
我还是很担忧,趁戚妃走后,我就慢慢地度到了茹美人身旁。
“茹美人,您好诗情!只怕你从此以后被我母妃记住了。”我的脸色很凝重。
我想她做此诗也是泄一时之愤罢了,手忍不住就抒发出来。也许现在圣意眷眷,无所顾忌,尚不明白一言兴一言衰的道理。
她似乎不以为然,对我的言外之意并不在意,她不相信戚妃有翻手覆手的能力。她不理解戚妃对于皇上还有救命之恩,皇上对于戚妃不只是怜爱,还有怜惜与恩情。茹美人只是因为狐媚之术,终归只是太浅显了,这对于任何一个美人都可以做到;美人一代接着一代,而戚妃在皇上身边只有一个。
宫中的美女似乎很多的大脑很简单,以为靠身姿和手感就可以迷惑一个君主,她们不知道心计最为重要。
她竟然对我的好意不理不睬,我也自娱地笑了。
旁边一个美人把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太子妃,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静良人啊!”我扭头一看,只见一位高挑的身材的美女站在我的旁边,她也是久已进宫,至少也在一年以上。
戚妃当时给我介绍时,人太多,我没印象。这儿从旁边蹦出了这么一位大美人,我着实吓了一跳,这些嫔妃除了稍微得宠的外,都是心存结交之意。
“她,你不要在意。新人啊!得此恩宠,有点儿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祸从口出,笔墨成灾啊!在这当中,唯有太子妃可以毫无顾忌,今天太子妃举止得体,言辞谦逊,诗意泛泛,着实令我等汗寒。”她很诚恳,她犯不着与我虚词以待,我不是她的竞争者。
“我只是担心她,而她却毫不在意。只怕……”
“她这是忌乌及屋了。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她和你母妃好好热闹啊!”
“我喜欢你的《运梅》,我认为你的诗作今天当属第一。”
“嘘!小声点!隔墙有耳啊。祸从口出。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当不得真。”
“当今皇后,慧眼识英雄,嫁给我当今皇上。想来当年被项羽追杀,虚与委蛇,成功脱险。还有诛杀反王等等。在民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只是皇后夫妻俩离多聚少,现在也是稍逊当年,鸠占鹊巢。否则,那轮到这些小人得意啊!”
“所以你就依葫芦画瓢,写了《运梅》?依你的年龄决计没有如此深刻的经历啊。”
“太子妃,你不要把我想得太深了。这跟皇后无关。花无千日红,总有凋谢的一天,仅此而已。”
历史上的文字狱是怎样掀起了?四个字:牵强附会,加上无尽的联想。静良人已经在悬崖边缘尚不自知,凭一首《运梅》就可以把她打入冷宫。看来她也是有恃无恐。
戚妃毕竟不是皇后,即使她有这个想法也不容易实施,除非她借人之手。
戚妃后来一直没有过来,只一会儿功夫,宫中就传来消息,皇上患病卧床昏迷不醒,听说是在上朝的时候发作的。还咳了血,随后就休克了。
皇上咳血的当儿就要内侍通知戚妃去侍候,可见戚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几乎就是一个救世主了。那时没有救世主这个词儿,是我朝(明朝时外国传教士传过来的)才有的。
太医一溜儿静候在龙床旁边,有几个很有资历的太医号脉诊断,然后在会诊,集体商榷怎样治疗。
“皇上得的是什么病?”
“皇上这些天以来是操劳过度,身体虚弱,内脏衰竭所致。”太医也不着意用医学上的词儿答复,这些她们不懂。
太医们心知肚明,皇上的病纯粹都是刚选上的嫔妃所致,皇上夜夜新郎,有时同时临幸两个年轻貌美的妃子,这身体怎么能承受住呢?皇上毕竟是五十多的老人了,身子早已在年轻时被掏空得八八九九了。
戚妃听出了这些门道,这些戚妃也无可奈何。美女就是骷髅,但是戚妃也不敢点破,即使皇上十分宠爱自己。
“内务府查查,出事的前一天是谁侍寝?”杀鸡儆猴是最常用的震慑方法。
很快,就查了出来。“茹美人交合四次,侍者诚惶诚恐不敢阻扰。”
“着掖庭把茹美人收监。”
“要请示皇后娘娘?”
“不用,皇上病重,权宜行事。皇后要问,茹美人下毒,皇上是中毒了,把茹美人收监就说是皇上之令。皇上醒了,我再禀报皇上。”
“喏!皇上是中毒了。”内侍诚惶诚恐,匍匐在地,不敢仰视,又有谁在乎一个嫔妃的生命。皇上生病其实不关乎别人,他也是食五谷杂粮岂能不病?总不能说皇上是被自己的嫔妃掏空了?
只是说茹美人下毒,那可要抄没九族的,戚妃这“莫须有”的罪名也太重了些。
皇上没有醒过来,没人通知我去看探视皇上,戚妃一个皇上没有醒过来的借口,连母后都只能在椒房殿等待。
傍晚的时候,小月才进东厢房,我见她欲言即止。
“说,有什么事?”
“没事。只是那侍女已经在椒房殿跪了半天了,甚是可怜。我想来也对她主子恼火,她主子太猖狂了。”
“你看,是谁得罪了我的小月,她就该死。”
“小的不敢,不是得罪我,是得罪我的主子。你还记得今早上那个茹美人,她爱理不理咱主子。”
“她怎么了?”
“她被皇上拿了,拘押在掖庭。”
“什么罪名?”
“毒害皇上,株连九族。”
我自然知道戚妃是假传圣旨。一石二鸟啊!
“不管她,我已经警告她了,她还满不在乎的。”
“那我去回报了,要她的侍女死了这条心。”
“她侍女?”
“她侍女逃了出来,一直跪在椒房殿前厅外,掖庭怕惊扰了皇后,不敢到椒房殿拿人,在外面候着。”
“是谁让她进了椒房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