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王延政(2 / 2)回到五代当枭雄首页

张汉卿又率军前往建阳,试图驱逐南唐的驻军,不料受到边镐的反攻,被砍落马下。闽军折去一员大将,士气大落,溃败兵马扎营城南三十里外。

随后,闽主王延政又遣杨思恭与陈望率两万兵马驰援建阳,扎营溪水南岸。而南唐也同时增兵入闽,派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率军经崇安抵赤岭,进援查文徽。

两军再次交战。陈望战败被杀,杨思恭弃阵而逃。闽主王延政身在建州,闻讯大惊,婴城自守。

这个生死攸关的节骨眼,就是林仁旋现在所处的时间点。接下来将发生什么呢?林仁旋细思极恐,而大哥林仁翰刚才所说的,也正好符合史书的记载。

三日之后,南都福州被抽调一万五千禁军到建州参战,泉州将领董思安和王忠顺也将被调往建州,各率泉州士兵五千,分别驻防建州城外的两个要害之处。

不久以后,南唐大军将包围、攻打建州城。围攻建州的南唐军,分拨了部分兵力,前去攻打汀州。汀州刺史许文稹率兵抵抗,击败了唐军,并派镇守永平的将领刘琼救援建州。

当南唐将领边镐攻下镡州延平镇,建州周边的军事要害既已全部陷落,仅剩建州一座孤城。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让闽主王延政陷入绝望之境的是,就在此时此刻,南都福州的李仁达联合黄仁讽等人杀害王继昌,占据了福州。

心如死灰的闽主王延政甚至派出使者前往吴越国,声称只要吴越国肯出手相救,王延政愿意向吴越国主钱弘佐奉表称臣,闽国也可以成为吴越国的附庸。

然而,还是太迟了。使臣还未搬到一个救兵,南唐大军便开始对建州城发起进攻了。唐军先锋使王建封率先攻破闽军在建州城外的驻防,城防面临全线崩溃。

都说临危不乱,偏偏闽主王延政没有这样的气魄。有人向王延政告密,说从福州调来的援军,正在酝酿叛变。经过几个月的残酷战斗,这些福州援军伤亡近半,剩下的还有八千多人。

已是困兽之斗中的王延政却听信谗言,选择自断臂膀,收缴了这八千将士的甲仗,立即遣归福州。在他们必经的一段狭路上,这群手无寸铁的士兵受到了伏击,八千将士无一幸免,悉数被害。

分明就是阴谋啊!然而,当闽主王延政意识到,这是一场阴谋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所谓覆水难收,即将覆灭的闽国同样已然无力回天。

闽国生死攸关,林仁旋来到了这个时间点。史书记载,南唐攻建州之战。

唐军先锋使王建封,稍稍进攻建州城数日,城中守卒便已尽遁。王忠顺战死,董思安带着残兵,逃回泉州。王延政因孤立无援,只好自缚请降。唐军攻占建州城,建州全境陷落。闽主王延政被遣送金陵。

从汀州赶往建州参战的永平守将刘琼,行军才至镛州将乐县,便收到了闽主战败投降的消息。听闻建州失守,汀州刺史许文稹,泉州刺史王继勋,漳州刺史王继成,最终相继降唐。

王继勋和王继成是闽国皇室的正统继承人,南唐为了避免泉州和漳州复辟自立,于是召王继勋和王继成归金陵,以留从效为泉州刺史、董思安为漳州刺史。

闽地各州,唯独占据福州的李仁达不降南唐,而是选择归附了吴越。闽国就这样在南唐和吴越的瓜分下,被灭掉了。实在是痛哉!惜乎!如此,绝对不能被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