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5)(2 / 2)造士首页

辛怀玉不解的看了眼杜朋义,又疑惑的看着石子谦和张永刚,似乎在问:杜老师是在骂谁呢?是嫌我啰嗦了吗?

“就那样。”石子谦不屑道。“别理他。”

“看哪个球相。”张永刚笑的用手指指点着爬在桌子上已经睡着了的杜朋义骂,“没一点风水。”

辛怀玉这才知道不是骂自己,继续道:“说到治国平天下已经是人的最高理想境界和志向追求了。你们看,《大学》里把人生的追求、志向、理想全规划好了。一个真、善、美的人虽不敢说是完人,已经离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不远了。”

这番宏论说得石子谦和张永刚是心潮澎湃。都是同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更喜畅谈。石子谦听得兴奋,一拍桌子,叫了声:“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张永刚眼睛放光,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辛怀玉没想到两人会如此表现,思想的野马奔驰在无垠的草原上,豪情顿生,饮尽杯中酒。只是石子谦拍桌子那一下,惊醒了杜朋义,惊来了两声“透你妈”的嘟囔。

兴致跑到这程度,由不得辛怀玉停下。石子谦的深思,张永刚的渴求也容不得辛怀玉停下。

“至于六法,止、定、静、安、虑、得,讲的是心理认识、完善的过程,是儒家心性修养的重要途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六法中止最重要,也最难。止是啥意思呢?就是不走了,就在这儿住下了。这儿是哪儿?是家。什么家?仁!仁就是家,就是至善。到了至善之地你还走啥?这叫居仁行义。三纲里止于至善,讲的就是这个止。知道了止于至善,就能定。定是志有定向,无所疑惑。人如果知道要去哪儿,停在哪儿,目标志向就明确了,这就叫定。所以定其实就是立志。六法中定最关键。有了志向,知道要去哪儿,心里有了主张就不会乱动了,就能静心。静就是心不妄动,今天想这,明天想哪。这就是定而后能静。心静了,心也就安稳了。心里不乱动,自然随遇而安,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把当下的事做好。心里既然安闲,不急躁,不浮躁,遇到什么事便能仔细思量。不忙不错,所以说安而后能虑。我们常说忙中出错,说慌不择路,都是心乱不安。心安了就能避免遇事慌乱,考虑不周。得,是得其所止,得其所哉。止是止于至善,是你要去的地方。那么得,就是你抵达目的地了。得,不是得位、得财,是求仁得仁。人要想得,就要记住这‘止定静安虑得’。你们看,通过止定静安虑得的途径,达到格物穷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目的,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是不是把我们的人生都给规划好了。不仅如此,连如何实现我们的人生规划都说得明白了。”

“人人如此,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也就不远了。”

“你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了?”

张永刚问道。

辛怀玉点点头说:“是呀。说到明明德挺有意思,正应了张老师刚才的牢骚话。”

“什么牢骚话?”张永刚脱口而出。

“张老师刚才不是讲‘现在只人讲吃喝玩乐,这个社会是越来越完蛋了。’了嘛。这正应了《大学》里的‘明明德’。”

“此话怎讲?”

“明明德,简单说就是让光明正大的德性重新恢复光明正大。说明什么呢?说明光明正大的德性被蒙蔽了,有圣德的人要让它复归明亮。咋就给蒙蔽了?一是为人的禀性所拘,二是为人的欲望所蔽。我们知道,人跟人不一样,个体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悟性低。咱不能说贤愚贵贱,因为人生而平等,但人确有天分之别。对于德的认知与领悟、发扬与弘扬也就有了分别。为人欲所蔽就容易理解了。我们说利令智昏,连理智都丧失了,何谈德之明?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本来是天生具备的,犹如人的四肢,你不去飞扬它,而是自甘堕落,这些本性的东西就会萎缩,就会渐渐被人欲所蒙蔽,德就暗了。若是一点一点守着,不断扩充放大,就能逐渐获得仁的全体,德就明了。所谓求德,是不需要向外求的。我们自己身上就有,就像镜子本来就是明的,落了灰尘,我们只需擦试,让它复明即可。我们的良心、良德、良知、良能也是如此,需要不断擦亮。”

说到这儿,辛怀玉若有所思的停顿了一下,笑着说:“我倒想起一段禅宗公案,你们大概也知道六祖慧能禅师的故事。”

“当然知道。”张永刚兴奋道。“最著名的当然是两首偈语,高下立见。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后弘忍将禅法秘授于慧能并付与法衣。”

“是呀!”辛怀玉感叹道。“不过那毕竟是佛家禅宗。对于我们世俗凡夫来说,咋能做到本来无一物呢?所以还是时时勤拂拭吧。”

“亲民。程颐注解说,亲,当作新;亲民,实为新民。朱熹说,新,就是革新其旧。‘明明德’说的是自己,是自新。自新之后呢?就应该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去其自染之污。就是要带动别人,带动全国人民自新,这就是修齐治平的逻辑了。齐家,是新一家人;治国,是新一国之人;平天下,是新全天下之人。朱子引汤之《盘铭》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把明明德从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提升到了动态,强调要不断革新,最终使全天下人止于至善,这是多么崇高而又伟大的理想啊。”

“说了这么多,咱们做教师的如能真正理解了《大学》的精髓所在,岂不是找到了教育的根本和方向?”

石子谦兴奋道。

“是呀!”辛怀玉也兴奋道。“这正是我探索的方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三纲八目六法再清楚不过。”张永刚大声道,“来!干了!”

三个年龄相仿,心怀教育的青年酒杯碰在了一起,溅起点点晶莹的酒花。

这段回想让辛怀玉兴奋不已。

很快辛怀玉就进入了思想的王国。

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辛怀玉如同骑士般任思绪自由驰骋。如庄子般幽深奇诡的想象令辛怀玉时而拍案,时而长叹,时而手足无措,兴奋得在地下走来走去。

直到凌晨时分,窗户上已有一抹朦胧的亮色时辛怀玉才疲倦的上床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