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人港(2 / 2)冬至不至首页

“什么,怎么可能?”

“我记得在飞机上见您的时候就觉得您很面善,可惜又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我知道为什么了,那是因为我见的不是您本人,而是您的画像。”

韩木子更加懵逼了,“画像,什么画像,怎么会有我的画像。还有您确定是画像而不是海报什么的。”

周秋迎这次总算是舒了一口气了,韩木子大概仍然是单着身的。他点了点头:“恩,请您相信,真的是画像,虽然没有您本人那么好看,但眉宇间完全就是您的神态,并且不止一张。”

越说越神奇了,韩木子更加急切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每一次在冉若曦小朋友心情特别不好或者身体有特殊异样的时候,她都会收到一幅画着妈妈的画像,我去查房,冉若曦给我看过,指着图像对我说:周医生看看这是我妈妈,是不是很漂亮。我每次都回答她说:恩,很漂亮。但其实我心里想,一点也不像她妈妈,因为那时候我认为姚莉莉女士才是她妈妈。若曦小朋友真的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从来没有在姚女士面前表现出她对您的思念,大概她也看到了姚女士的付出,不想让自己的想念伤害到姚女士吧。”

韩木子听得入了神了,想到那个小小的女孩在病床边瘦小的身体,看着自己妈妈时候的心情,她的思绪已经远远地飞去了女儿的身边。

有些孩子出生是伴着祝福和欢乐的,有的孩子出生却伴着背叛与疯狂。健康的孩子永远都是父母可爱的小玩偶,生病的孩子则成为父母心头最深的痛。如果可以,做父母的都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孩子的健康,然而,谁也换不了,父母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治疗,然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中国每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达到了15到2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吓人,除了遗传基因以外,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以及产妇的情绪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在8年前,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生了,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出生,她的妈妈吃了很多苦,可惜小女孩却在1岁的时候被检查出心脏室间隔缺损,在此之前频繁地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吃奶困难、呼吸急促等等时常发生,她的父母为此心力憔悴。

韩木子一直把这件事情归罪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不是自己孕期情绪起伏太大,就不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如果自己当时冷静一点,就不会把孩子弄成这个样子。

在情人港索菲亚餐厅里,韩木子从周秋迎那里知道了冉若曦这几年的治疗情况。

刚到悉尼的时候,冉若曦的病情的确不乐观,一个三岁的孩子体重紧紧只有9公斤,脸蜡黄蜡黄的,而且这个女孩自己还带有很大的情绪,一直闷着,不开口、不说话。刚刚获得小儿心内科医学突破大奖的周秋迎正是意气风发,接诊了这个叫冉若曦的小女孩。经过一番精细的检查,最后确定了治疗方案,为了能最完好地修复缺损的部位,手术要分为3次进行,如果一次性手术的话,会增加以后心脏的负荷,并导致心力再次衰竭。而每隔一年实施一次创伤面小的局部修复更有利于整颗心脏的恢复。当时这样的决定的确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小女孩的体制实在是太差了,第一次手术能不能适应都没办法确保。周秋迎全力以赴,暗下决心要将这个病例做成一本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案例。心理科的医生在手术前专门对冉若曦进行心理疏导,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慢慢让冉若曦从一个闷闷不乐的人变成了一个愿意听医生和护士话的乖巧的小女孩。手术前的一个月,冉若曦逐渐调整好了状态,饮食也有所增加,体重虽然没有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但还是比之前好了许多。第一次手术很成功,冉若曦在医院呆了半年后就出院了,一年后再次入院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期间,周秋迎随时观察着冉若曦的动态,每隔一个月就让冉若曦回医院做一次检查。第二次手术也很顺利,孩子明显感觉比之前活泼了很多,见到周秋迎还笑眯眯地喊“周医生”。因为第一次修复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将狭窄处撑开,所以周秋迎在冉若曦的心脏部位装了一个小小的支架,这个支架是周秋迎亲自调整、修改的,因为大人的支架没有一个能适用冉若曦这个娇小身躯的。手术顺利缝合了第二次的缺损处,并去掉了第一次的支架。这次去除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孩子的心脏还在发育中,如果去掉支架,很可能导致而次狭窄,但就周秋迎的细心观察,冉若曦的精神、情绪状态都很好,去掉支架后只要不产生较大的心脏起伏是不会再引起狭窄的。周秋迎要求冉若曦的父母继续给她提供一种平稳、和谐、宽松的生活方式,不能让冉若曦情绪有过大的起伏。真的是很好,一年后的第三次手术各方面指标都符合,周秋迎欣喜万分,冉若曦的病例将会成为一个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的范本。手术依然非常成功,所有的医护人员和冉若曦的家属在冉若曦出手术室的那一刻都鼓起了掌,的确太不容易了,5年三次手术,将冉若曦送到了正常孩子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