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看幽州舆图,就能发现幽州其实就是铜头铁骨豆腐腰。
辽西走廊一旦被切,以东诸郡要么割据,要么就是被胡戎所占。而没了辽西走廊,幽州西部也就出现了严重的防御漏洞。
而这,也正是刘备这两年来啥也不干,死命跟公孙度磕的原因所在。
没有临渝,公孙度麾下大军就能长驱直入数百里,直逼蓟县。
不过,在齐国与赵国大战无暇之际,刘备在冀州倒是取得了不少郡县,占领了河间全郡以及渤海北部。
赵国中山国以及安平国,则是因为国朝大军的协防,没有让刘备得寸进尺。
但即便如此,刘备也得到了许多人口、物资以及富饶的耕种区。
好在时间不长,这些人口以及耕地想要转化为战争潜力,对于刘备来说还有一段路要走。
况且,国朝也不会给予其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内部消化。
——————
明武十四年。
开年朝会上,正式确定了国朝第二个五年规划。
即汇总各地物资,打造兵甲器械,征召民兵集训,全力为军队统一北方,消灭齐国、刘备等割据势力做准备。
战争号角,正式吹响。
与朝官员心中虽然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消息正式确定下来后,激动的同时也多了分忐忑。
战争代表着军功,军功则代表着加官进爵。
同样,战争也代表着危机。
休养生息的五年,国朝发展很快,尤其是长安。
大量手工作坊、国属工坊,以及几乎取消的宵禁,对于长安这座国朝都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再加上没有战争的威胁,长安城内的娱乐场所正在迅速兴起。
繁华,亦在腐蚀人心。
当然,今日过后,刚刚冒头的娱乐行业必然惨遭痛击。
朝会过后,高诚携姜纾、高龑出宫,来到了阎府。
再次见到阎象的时候,高诚不禁间蹙紧了眉头,快步来到榻前,握住阎象干枯的手掌。
阎象蓦然睁开眼睛,看到高诚的一瞬间,便想撑起身体。
“阎相好好歇息,不必见礼。”
高诚轻缓着拍了拍阎象的手背,安慰说道。
说完,心中不禁惋惜。
阎象仕于己时,不过壮年,恍然间业已迟暮垂垂。
快二十年了吧!
“晃眼间,爱卿事朕,竟已二十载矣。”
高诚面容间扯出一丝笑容,感慨怀言。
躺在榻上的阎象,也不禁回忆往昔,笑道:“是啊,尤记将军当年策马挥兵,英姿盖世。更忘不了陛下当初力排众议,委老臣国相之重。可惜,老臣无能,十余载来,未能助陛下一统天下,可惜,可惜啊!”
“国朝有今日之盛,皆赖爱卿累年劳苦。今日,朕与杨相等,已下诏令,备兵统一北方。北方定,南方自望风归顺。”
“如此甚好,甚好~”
阎象面容间喜意更浓。
高诚点了下头,继续说道:“爱卿还要好生休养,看着这乱世重归一统啊。”
“有陛下及诸公卿在,老臣心中无忧。”
阎象说完,缓了口气,继续言道:“只是,老臣尚有一言,还请陛下闻之。”
“爱卿~”
“陛下,灭齐,不能急于一时,可缓缓而图,需谨记当年袁绍之败。此外,南中雍慎,乃疥藓之痒。西鲜卑,步度根方为大祸,不可不防啊!咳咳……”
阎象说完,面色骤然潮红,口咳不止。
“咳,臣有幸,咳咳,仕于陛下,今…咳咳,今即去,亦奉良言,咳咳,不负,不负陛下隆……”
言未毕。
“阎相!”
——————
阎象的离世,给正兴致冲冲准备战事的大周朝堂,浇了一盆凉水。
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阎象的出身,但征西将军府出来的人,都很清楚阎象仕于陛下的前后。
从被俘到雪藏,再到出仕,而后一步致国相,顺任中枢府令,直到病重致仕。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陛下和国朝。
这一点高诚也很清楚。
阎象最初只能算是降臣,自己破格提拔重用后,便兢兢业业的为高家基业贡献着自己的所有。
“追赠阎相为陈国公,太傅,谥号文,配享太庙,以王礼厚葬。”
作为国朝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