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军收复洛阳(1 / 2)天下讨逆首页

江淮方面自有张镐统领各节度使料理,唐军主要的心思是在收复东都洛阳。

严庄知道安危时刻在此一战,遂将手下能调动的所有兵将都调集到洛阳,亲自统帅这批士兵,进抵陕郡以据唐军。

唐军在潼关经过数日的休整,也开始向东进军,抵达曲沃。

双方在新店遭遇。

战前,郭子仪秘密使人告知叶护太子,说叛军向来轻视唐军,而害怕回纥兵马。叶护太子可埋伏兵于南山,我等率军迎战叛军,再故意败退。叛军一旦轻敌追出,太子可速从南山出击,两面夹击可获全胜。

叶护太子深以为然,遂率军躲藏在南山的山麓里。

郭子仪催动三军与叛军交锋,叛军依山据守。双方一场恶战,身为前锋的杨铣和李嗣业见时机成熟,遂引兵南逃。

叛军不知真假,立即追赶唐军,脱离了地形的庇护。

当叛军几乎全部出动的时候,唐军再转身回战。回纥亦从南山率军出击,前后夹攻叛军。

叛军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下溃不成军,遂往东逃窜。

唐军进驻陕郡,距离洛阳十分的接近。

郭子仪又命杨铣和仆固怀恩,率领所部兵马继续追击叛军。

此时的洛阳闻知唐军即将到来一片大乱,叛军惊慌失措而官员皆战战兢兢。

安庆绪终于从美梦中醒来,焦急的等待着严庄的回来。

就在被唐军击败的当日夜里,严庄率领张通儒等残兵退归洛阳,随即入宫觐见安庆绪。

安庆绪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急忙问策:“大夫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如之奈何?”

严庄眼珠一转,遂答道:“情况紧急,陛下可速带人离开洛阳,投河北。先帝在河北经营多年,陛下前往定能东山再起。”

“好好好,如此甚好。”安庆绪心里觉得稍安,忽然想到一件事:“洛阳谁来镇守?”

“老臣愿留守洛阳。”

严庄主动请缨,令安庆绪大为感动。

“大夫是朕的左右臂,怎么能让大夫留守呢?”安庆绪感动之余,心里还有些舍不得。

严庄急于脱身,遂佯装大义凛然道:“如今唐军兵锋正盛,洛阳若不留大将迟缓唐军,陛下则很有可能被追上。老臣受两朝厚恩,自当以死相报。”

安庆绪轻叹一声,表示同意。

严庄退下后,高尚进言道:“陛下不可使严庄留在洛阳,若一旦留下,必然投敌。”

安庆绪叱道:“朕与大夫情意深重,非卿所能尽知也。”

高尚遂默然不语。

次日,也就是十月十六日早晨。安庆绪率领残兵退出洛阳,逃往河北。临走之时,将哥舒翰等三十六名俘虏的唐军将领,尽数杀害。

杨铣和仆固怀恩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没想到安庆绪跑路的觉悟和速度,竟然同太上皇当年一模一样。

等到队伍稍事休整,准备进兵洛阳的时候,却接到严庄的使者,声称愿意献出洛阳。

“严庄献出洛阳,是好意还是歹意?”杨铣手按着宝剑,冷声的问来使。

“回将军的话。严庄原是大唐忠良之后,因屈服于逆胡安禄山的淫威,才迫不得已追随其左右。人虽在叛军,心却在大唐。如今天赐良机,逆胡安庆绪率众逃亡河北,留严庄镇守洛阳。严庄忍辱负重多年,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望将军勿多心。”

严庄使者的话几乎是滴水不漏,杨铣急于追赶安庆绪,也不多做分辨,便同意严庄献城。但说自己人微言轻,需要将此事告知广平王再做决断。

使者满意的去了。

杨铣最清楚严庄这类人,一面狡诈如狐,一面很识时务。杨铣丝毫不担心严庄这个时候反叛唐军,只想追问安庆绪逃跑的路径。

十七日中午,杨铣和仆固怀恩在得到广平王允许的情况下,率先进入洛阳。

在洛阳的伪朝皇宫中,杨铣见到了严庄。

严庄低眉顺目,一脸和蔼的看着杨铣。

“早闻将军大名,如今幸而得见,大慰平生。”严庄满面堆笑吹捧杨铣。

“大夫的大名,在下也是闻名已久,如今见到,同样倍感欣慰。”杨铣沉声回应严庄,同时给他下圈套。

严庄反应机敏,立刻泣道:“将军的话,小人不敢当。小人不得已才任职伪朝御史大夫,请将军不要用这个称呼小人。”

杨铣一声冷笑,暗暗佩服严庄的反应。

“安庆绪逃往路径,可否告知?”杨铣正声问道。

“将军,小人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尽可讲来。”

“将军此时追击安庆绪,时机错过了。安庆绪渡过黄河,便是河北地界。那里有蔡希德、史思明等叛军大将,兵马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