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由于刘胜一辈子吃喝玩乐,生了120多个儿子,后代数不胜数,刘备家族的谱系已经交代不清。
但是,这年头,只要能够帮到自己,谁还会在乎那么多了?就算不是真的,也要先叫着皇叔,等到以后……如果还有以后都话。
至于北方的刘虞,刘协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还是放弃了。
第一,刘虞现在已经开始呈现败势,不出五年,肯定会被袁绍大败,前提也是刘虞能够进一步的收复北方的匈奴和鲜卑各部,袁绍也不会被李荨昆攻打。
这是不符合刘协势力微弱,需要长期发展的形式。
第二,北方地带多贼寇,黑山军一直是制衡刘虞和袁绍的一大关键。
再一个就是黄巾余孽,当初张角哥仨兵败北上,主要都是逃到了北方和东方。
再一个,北方太过寒冷,刘协是真的受不了,再加上自身原因,刘协不愿意去北方发展。
194年的时候,出现了北方大旱的情况,粮食也都涨了价钱,有一些贫苦的老百姓们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事情。
刘协知道了之后就让自己的手下把大仓库里的米豆都拿出来煮成粥分给老百姓们,可还是有很多被饿死的老百姓们。
刘协就怀疑自己的手下没有拿出全部的粮食来救济老百姓,而是有一部分自己独占了。
于是,他就派了另一个人,拿了一点米和豆子来煮粥,足足可以煮出两盆。
他就证实了那个人确实是贪污了公粮,他把那个人打了五十廷杖,后来,百姓们就得到了救济。
但是,虽然百姓得到了救济,但是也对刘协没有什么好感,导致刘协对北方的百族感官很差。
“从今往后,就是新的开始,改年号为兴平,今年便是兴平元年!”(算是和历史联动吧,这一年改年号为兴平了。)
贾诩看着斗志高昂,鼓起勇气准备再一次拼搏一把的刘协,对他有些欣赏。
第二日,刘协封贾诩为太师,常伴左右,又以皇宫侍卫紧缺,从长安招募了大批义士,以侍卫的名义招入禁军当中。
同时,也改年号为兴平,号召天下。
对于刘协对贾诩的封赏,李傕三人不明所以,贾诩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依靠刘协天子的身份,所以要亲近为由,说服了李傕三人。
并且偷偷动用了自己的所有移动资产和财物,帮刘协招募了两千人。
但是这两千人的四个曲长二十个屯将都是贾诩家族中的小辈,唠唠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刘协为了扩大禁军规模,先后以侍卫、太监的名义招募了三千人,直接把禁军的兵力提升至八千人。
这也导致刘协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要不是有一大帮忠心耿耿的大臣帮衬、扶持,恐怕刘协直接就破产了。
“190年登基,号永汉元年,后改中平元年,都是同一年,又改初平,过了4年,现在又改兴平……这是得到了什么崛起机会的契机了吗?”
得到消息的李荨昆,摸着下巴,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地图。
陈琳指了指西凉,说道:“天子可能是要依托马腾和韩遂,在西方重新杀出一片天地来。
皇上如今封那个贾诩为太师,恐怕,招募禁军,扩大军队也是他的主意。”
郭嘉摇摇头:“这不可能,那贾诩的名声早有耳闻,信奉站在万具枯骨之上,不可能这么简单,定然是有别的打算,肯定是要算计别人的。
更何况,就凭他那不过万的禁军,而且一半以上的新军,连镔铁都不够,怎么能够在马腾和韩遂那里有一席之地?”
郭嘉说完,李荨昆道:“会不会北上呢?皇城坐落在长安北部,而我们在东方,马腾二人在西方,一旦我们和李傕、郭汜打起来,马腾和韩遂牵制张济,刘协就能够从从北方离开了。”
听到李荨昆直呼天子名讳,三人没有什么反应,毕竟已经习惯了。
他们已经清楚的认定了自己的身份,李荨昆未来的开国功臣。
郭嘉顺着李荨昆的话说道:“一旦到了北方,就可以……寻找刘虞,封赏袁绍,稳定北方,徐徐图之。”
曹操突然灵光一闪激动的说道:“不!天子不会北上!”
李荨昆也明白过来,摇头笑了笑:“看来这是要南下啊。”
李荨昆一说完,郭嘉和陈琳也想通了。
南下虽然要打出城门,但是,这很难吗?
一旦刘协入了荆州,那可就是鱼入江河了。
“刘表、刘焉、刘备,看来那贾诩的计策就是这样了。”李荨昆对此很赞赏,但是也很不屑。
因为这太晚了!
刘表已经快被袁术打废了,损兵折将麾下戴甲之士不过三万,刘焉和张鲁五五开,麾下将士不过五万,刘备协同作战,麾下六千兵马。
但是时间不等人,真等刘协动身的时候,怕是一切都晚了。
“呵呵,可怜的皇帝啊,有些人,注定要按照剧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