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人劝乡下人拿一个不好的梨给少年,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坚决不肯。
路旁的行人,见他们吵得不成样子,就出钱买了一个梨,给了少年。
少年拜谢,然后对着众人说:“今日得一梨,但我有好梨,请大家品尝。”
有人问:“你既然有梨,为什么不吃自己的?”
少年说:“我是需要这个梨核做种子。”
围观的人不解,只见少年捧着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少年吃完梨,把核放在手上,少年说:“梨要来了。”
围观的人都瞪着眼看着,只见种子落地后,嫩芽儿冒了出来,并渐渐生根长大,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小树;
小树虽不大,转眼间开花、结果,又大又香的梨子挂满了枝头。
围观的人连连称赞:“好本事!”
小树一次性结三十多个果子,结了四五次。
少年笑而不语,从树上摘下梨子,分给围观的人吃,一会儿功夫就吃光了。
当最后一个果子被少年摘下,梨树便消失了,化作一果核,就连少年也消失了。
一开始,少年做戏法时,那个乡下人也杂在人群中,伸着脖子瞪着眼看,竟忘记了自己的营生。
少年走了以后,他才回来去看顾他车上的梨,却已经一个也没有了。
他这才恍然大悟,少年刚才分的梨子都是他的。
乡下人没了梨,心中极为怨恨,四处打听少年,最后有一人说,少年进了土地祠,一直没有出来。”
镇民说完,指着身旁的乡下人,说:“昨天那妖怪施法送梨,就是偷的他的梨。”
镇民指的是卖梨的乡下人,那乡下人经常卖梨,镇民也都认识他。
有一胆小镇民问:“知县大人,若土地祠的神人真是妖怪,我们都是普通人,如何是那妖怪的对手?”
县令言:“这个你们不用怕,那少年不过是一小妖,化作土地神像到处骗吃骗喝。
昨日其施法送梨,如今法力大减,本县令有妹夫天逊道长赐下的诸多灵符,待会发下去。
大家去了土地祠,只需点上香火,将符贴在土地祠外的墙壁上,便可封印了那土地祠中妖怪幻化的神像。
届时,我会让衙役进去把神像砸了,还要劳烦诸位去的时候,带些柴火。
土地祠最容易招惹邪物,最好把土地祠烧了,免得以后其他妖怪入祠作祟。”
镇民从县令手上领了符,一些家近的人回家扛柴火。这都因为县令答应挑一担柴事后可领20个铜板。
平常一担柴不过10个铜板,许多家近的镇民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
不远处,魏宁静为十五打着一油伞,静静的观望者这一切。
“七司,我们怎么做?”
十五也没什么好办法,言:“先看看吧!毕竟涉及到普通人,锁妖壶可收不了普通人。”
魏宁静自荐言:“我有一个办法,不知七司要不要听?”
“什么办法?”
魏宁静解说后,十五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两人便向距离长山县不驻兵地走去。
……
土地祠中,六郎成了土地神人,与凡间再无联系。
神人虽能在凡间游走,也只是在镇民请愿的情况下。
神人有神人要做的事,大唐民众千千万,成就神人的屈指可数。
遇到请长假的神人,许多神人身上的担子只会更重,
六郎刚处理完一事归来,土地祠前聚集了几十位镇民。
有的挑着柴火,他不由得掐指演算,“好一个妖道和县令,竟然想出此种办法,灭了神像,烧了土地祠,让我的真灵无法在此处定居。”
土地祠前,几十位镇民在祠前点香,随后将符贴在土地祠的墙壁上。
几十位镇民聚香火之力,加上符,虽还伤不到六郎,可神像一毁,除非有人愿意为他重聚神像。
不然他以灵体现身,恐怕正坐实了自己是妖邪一事,如此正中天逊道长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