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赵文龙坚持让雷晓波喝一杯。雷晓波从小到大没有沾过酒,压根就不愿意喝。印象里,自己父亲雷建国酒量比较大,但他非常反感父亲喝酒,每次只要一喝醉,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平日不爱说话的父亲一旦喝醉就成了话痨子。小时后,雷晓波和姐姐雷芳每次见父亲喝酒回来,都会躲无比紧张,眼睛直勾勾地瞅着父亲的眼皮,他们俩发现:只要父亲喝醉酒,平日里的双眼皮就会变成单眼皮。这种依据“眼皮状态”判断父亲是否醉酒,成为了姐弟俩小时候选择躲不躲开父亲的标准。
舅舅看了看雷晓波,说:“马上都大学生啦,喝点吧,以后若当兵,不能喝酒怎么行呢?”大姨父赵子汉也在一旁一个劲的劝:“喝点吧,要是担心你爸妈说,我来跟他们讲!”
雷晓波并不是担心父母骂自己,他没喝过酒,怕喝多会像父亲那样成为“话痨子”。赵文龙这时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一边给他倒酒,一边说:“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男人不喝酒,没有女朋友。”
一旁的赵文龙姐姐赵文熙笑道:“别稀里马哈地,谁说不喝酒就没有女朋友,你姐夫不就不喝酒吗?”
赵文龙也不管,倒完酒后,端起杯子就说:“来,晓波,咱们两位未来的将军敬舅舅一杯!”说完,头一仰,一饮而尽。
“晓波未来肯定是,你估计连给人家端尿壶的机会都没有!还将军呢?”赵子汉看着儿子嘲笑道。
“得嘞,不管端不端尿壶,晓波先将这杯敬舅的酒端起来干了!”赵文龙屁颠颠地将酒杯送到了雷晓波的面前。
雷晓波有些无奈,他慢慢地接过酒杯,轻轻用舌尖尝了一口,那种辣味让他叫苦不迭,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辣的东西会有那么多人爱喝,尤其自己的父亲。
“干了!干了!跟舅喝酒不能耍赖!”赵文龙见他小抿一口停了下来,便大声地叫了起来。
“行了,行了,你还有完没完,喝一点就行了!老大声叫唤什么!”大姨有点心疼雷晓波,就朝着自己的儿子狠狠地瞪了一眼。
没想到此时雷晓波眼睛一闭,学着赵文龙刚才喝酒的样子,咕噜咕噜一干而尽。
赵子汉看到后,赶紧让赵文熙端了杯凉白开递给雷晓波,并笑呵呵地说道:“他让你喝干,你就喝干啊?傻孩子,赶紧喝口水冲冲!”
雷晓波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做出刚才那样的举动,从未碰过酒,却在第一次喝酒就表现出很能喝的样子。大姨余慧秀心细的很,看到雷晓波一口喝干后,赶紧将赵文龙拉到一旁,在耳边嘀咕了几句。哪知道,赵文龙听完大声叫道,“什么高考考得不理想?心情差?心情差怎么了?借借酒,消消愁不挺好吗?再说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此处不招爷,自有爷去处,晓波你说是不是?”
余慧秀听完后气得一巴掌朝他打了过去,幸亏赵文龙躲闪得及时,“我说的又没错,你看舅现在在上海打工不是挺好的吗?全家都搬上海去了,就凭舅舅一个人,养活了一大家子,听说姥姥在那里开心得很,是吧?舅!”赵文龙有些不服气,试图想通过舅舅寻找答案。
赵子汉看着儿子有些放肆,生气地骂道:“你个死孩子,你哪里知道你舅在外打工所受的苦?你以为打工的钱好挣啊?你怎么知道你姥姥在上海就过得很好?”
余慧泽当年刚到上海时,受了不少罪,在工地上干过搬砖,在厂里干过卸货,甚至捡过垃圾废品,后来才进了上海奉贤县一家服装加工厂。起初在厂里主要做人工缝制,慢慢凭着农村人的吃苦耐劳和忠厚踏实,一步一步干上了车间主任。过了几年,余慧泽在那边租了两间房子,将家里的母亲还有老婆孩子接了过去,这才算稍微安定下来。即便这样,在那边的生活依然比较拮据和艰辛,晓波舅妈过去后给人做保姆,姥姥负责照顾三个孩子。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姥姥在那边根本听不懂上海话,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对着三个孩子发呆,只有到了晚上,舅舅和舅妈从外面回来,才能陪上老人聊一会,而姥姥心中的孤独寂寞估计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
这些情况,余慧泽并不愿跟家里提,怕几个姐姐为他和母亲担心。但雷晓波的母亲和大姨心里都很清楚,只不过平时不跟孩子们说罢了。
这时余慧泽赶忙接过话:“对对对,文龙说的不错,上学的确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都能吃饭!不过话说回来,能靠读书的尽量靠读书,所有打工的人在外面挣钱都不容易!”
“就是,就是,你看看咱舅,今年才三十出头,看着就跟四十似的!”赵文熙轻轻地摸了摸舅舅稀疏的头发心疼地说道。一旁的大姨看了舅舅一眼,慢慢转过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余慧泽笑了笑,目光转向雷晓波,关切地问:“怎么样,晓波,刚才那杯酒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晕!”
“我说嘛,他肯定没事,就咱姨父那酒量,晓波肯定遗传他,来来来,再倒满!”赵文龙赶紧接过话茬。
“给他少倒些,喝多了找你算账,死孩子!”赵文熙赶紧上前用手挡住雷晓波的酒杯。
余慧泽这时看了看雷晓波和赵文龙,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晓波,文龙,当舅舅的今天还是要啰嗦一句,尤其晓波,最好还是通过高考这条路,现在找个工作真不容易,高考对咱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绝对是公平的。我们在外打工最深的感受就是:知识确实是金钱,我当年就是没上成学,文化程度太低了。现在我们厂里陪着经理的两个翻译,才大专文凭,但他们拿的工资却高出我们好多倍!而且工作也没有我们辛苦!”
“你舅舅说的对,我教了一辈子书,还不知道读书重要吗?你大哥赵志当年考上中专,现在通过自己努力成了乡里派出所的一名警察,那可是吃皇粮的!”赵子汉顺着余慧泽的话接着说道。
赵子汉是当地村里小学的一名教师,他口中的赵志就是家里的长子,从小学习比较让人省心,不像赵文龙那样,平时上蹿下跳,根本不像读书的样子。80年代一些农村家学习较好的孩子,往往父母会让其选择读中专,一来可以节省家里负担,二来可以早点毕业找份体面的工作。赵志就是通过中考考上了一所比较不错的中专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警察,如今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乡里派出所的指导员。提到这个儿子,赵子汉眼睛里充满了自豪。
“晓波,你大姨父说的不错,我听你爸讲,如果你考不上,不想再复读,想当兵。这里舅舅不是反对你当兵,我还是建议你再干一年,以你的基础,今年考不上本科,来年肯定能读个不错的重点。来,舅预祝你心想事成,我们干一杯!”余慧泽端起酒杯,直接找到了雷晓波。
赵文龙赶忙端起酒杯凑了过来,乐呵呵地叫道:“喂,喂,带我一个,我技校也毕业了,好歹也算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
全家人被赵文龙整的无言以对。脸皮厚则无敌,这是赵文龙经常对雷晓波说的一句话,在他的眼里,没有啥可放不开的。
雷晓波一连喝了几杯后,感觉头有些眩晕,家里见他状态不对,赶紧让赵文龙扶着他到里屋房间躺下休息。此时的雷晓波像是踩在云朵上,地上全是软的,脑袋里慢慢开始产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老表,我不想睡,你陪我回镇上吧,我要去打个电话!”
“好嘞,我看门口有没有三轮车去镇上,你稍等!”赵文龙飞快地跑了出去。
赵文龙此时知道雷晓波想干啥,当年武松豪饮十八碗上景阳冈,打死老虎,一举成名,他要不是酒,能成得了英雄吗?俗话说喝酒壮胆,今天他就是想看看雷晓波有没有这个胆。
赵文龙的家就紧挨着村口马路的一侧,他跑到马路边等了一会后,看见来了辆三轮车,赶紧举手拦了下来,跟司机嘀咕了几句后,又迅速地跑进屋里,一边扶着雷晓波,一边跟家里人说:“我和晓波去趟镇里。”
大姨一把拽住雷晓波的手,朝着赵文龙就骂:“文龙,你还有完没完!晓波喝成这样能回去吗?睡一会醒醒酒,明天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