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哥哥说过,天子书院原本是千余年前的战神皇帝所立,秉承其训以武安邦,一开始便与天子军关系匪浅。现在,江左也有了一家青阳书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院最后游学归来的考核,每一年都有出众的学子被天子军相中,进而有了一个不错的前程。
这也是她阿哥执意要去江左的缘由。
这三年,她阿哥都在为此做准备。总算是皇天不负苦心人。顾家阿九微微一笑。
“阿哥,等会我送你出门。”
云天之外,仙鹤成行。顾家大郎收回视线,点了点头,心里想的却是:
——许卿,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但他仿佛飞入九重紫的云层之上一样,白云袅袅如同羽衣,仿佛并没有来过一样。
“阿九,要不你跟阿哥一起去江左住几日?过两天,西岚江边有一场清明烟火祭,慎终追远,还会放天灯祈福。”
顾家阿九闻言一怔,心道:“不会这么凑巧吧……”
下山之前,延年师兄也说了,清明的最后一日,西岚江畔有一场烟火祭。有人邀请他泛舟江上,月下同游。
说着,他看了过来。她其实想去,便也一眨不眨地和他对望。
然后,他叹了口气:“都说了是泛舟江上,月下同游,又怎么能少了明月姬。”
听上去语气怪怪的,但她已经笑逐颜开:“大师兄,晚饭也在船上吃吧,叫人打网鱼上来,还有桃花酿……”
师兄答应了,虽然牡丹姬说动了师父,也要去,而师兄又邀请了住持法师……她想,法师又哪里招惹师父呢。
她稍一迟疑,还是很兴奋。
下山的时候,头一次生出几分不舍来,频频回头,要等半个月呢。
他们坐船去看。
她已经答应了。
这里,就只能婉拒了,“阿哥,我明儿就上山。”
有些郁卒。又不能下船去江左逛一逛。
顾家大郎看了出来。
清明祭祖后,顾家老太太就在山上祠堂里住下了。
说是要斋戒七七四十九日,为顾家老爷抄写往生经。
是不痛快呢。
顾家大郎迟疑稍许,然后点了头,“这样也好。阿九,阿哥在外,家里的一切就要劳你多多费心。百善孝为先,你在山上陪着祖母斋戒。阿哥下次回来给你带江左的胭脂水粉。一转眼,阿九也十三了。”
顾家阿九觉得阿哥这一趟返家,心事重重,是因为乔家执意要退亲么。
其实,这门亲事,乔幺娘似乎是中意的。这三年,每一年都要给阿哥做双鞋子呢。
娘亲都夸过她的刺绣好,得了她娘的真传。
阿九身上这一身,也是生日时乔幺娘送的布料。
她想,娘原本也是满意的。
这不痛快,便从乔家说要退亲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区别便是一个在山上祠堂,一个在自家家里。
娘亲等闲不发火,一旦动了真火,她爹都得掂量一二。
她偷听到,她娘夜里和她爹置气:
——“你只管上山去做你的孝子!亲娘不要,媳妇不要,一双儿女统统不要。说不得,自家老爷泉下有知,你都不要了。”
顾家阿九九岁就已经知道祖父的英年早逝,透着蹊跷。
他们家一直住在清水巷里,三姑六婆有时在水井边摇着蒲扇,说东家长西家短,喧嚣暧昧,飞短流长。
是有一种说法,她祖父外出收债却一去不回,非是外匪。
实乃家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