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池自然没有她这样的期盼,也不知道她竟然是这样想的,他选择了沈雪林做皇后完全是权宜之计。
他的亲生父亲要自己娶一个与自己有灭门之仇的女子,简直讽刺至极,他们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但终究,他心中认他是父亲,可是此事过后,他再也无法将他当作父亲看待。
在他答应父亲的要求之时,他的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下毒,策反,也早已在他的脑海中成型,只不过此前多次,他都没有真的付诸实施而已。
他本来的设想中,在成婚当天,一切的始作俑者也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而至于安阳,娶她入宫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可不相信一个与自己有灭门之仇的人会安安稳稳地呆在自己的后宫,所以在他的计划中,安阳也是要死的,只不过为了防止流言四起,她会多活一段时间。
只是他没有想到,成婚当天,他的亲弟弟竟然带着人将她抢走了,闻听此事的时候,他怒极反笑,真不愧是自己的亲弟弟。
他本来以为皇帝大婚当天,皇后被人劫走,自己一定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人送了另一个人进来,告诉他这就是他的皇后,他看到那个女子的第一眼就知道她不是安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说,很好,既然她阴差阳错出现在了那里,并且被人误认为皇后送进了宫中,就由她暂时充当皇后保住自己的颜面吧。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女人,竟然是沈昕伯真正的女儿,这让穆池犹疑过一瞬,这样的身份,好像便不能悄无声息地把人杀了。
不过,无所谓,虽然他从未在她那里留宿过,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女子不知为何竟然十分喜欢自己,虽然他对这喜欢感到莫名,甚至觉得有几分厌恶,不过这样也好,容易操纵,这个皇后的人选,他暂时很满意,应该会留住她的性命。
而他之所以没有再派人去找穆洹他们的踪迹并不是因为他还顾念最后一点兄弟之情,想要就这样放过他,他丝毫不顾及自己的颜面,在自己成婚之日带人将皇后当街劫走,穆池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可是现在他有别的,更重要的麻烦要处理,暂时顾不上他,与另外的麻烦相比,穆洹根本不值一提,等他解决这边的大麻烦,没有了父王的保护,穆洹不过是一个任人鱼肉的蝼蚁而已。
可是另外一个大麻烦却一刻也耽误不得。
穆池遇到了大麻烦,或者说这个朝廷又一次遇到了大麻烦,这个麻烦自然是从穆泽自尽开始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时至今日,终于彻底爆发。
穆泽在世时,兵权集于中央,除京城外,其余各地藩镇兵力储备极少,防的就是各地藩王与都督联合起兵谋反。自宫变穆泽自尽,新上位的穆灏显然不能像先前的穆泽一样令众人信服,顶着乱臣贼子的名头坐在那皇位上,从始至终未曾得到所有人的承认,从那时起各地藩王与都督已经蠢蠢欲动,而他自顾不暇,早知下面已经不像曾经一般安稳,却因为忌惮允王和禹王的势力,只能暂时对其他人的蠢蠢欲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他与允王和禹王纠缠不清的同时,早已有其他势力发展起来,这些大臣知道,他也心知肚明,可时势所迫,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支撑他打击下面这些势力,只能任由他们发展壮大。
等到穆灏暴毙,年仅十二岁的穆长俞继位,情况更加危急,如果说穆灏在位尚可勉强威慑众人,那么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谁会忌惮他的势力呢?最早看清楚这一点的是徐幼容,于是她为穆长俞娶了靖国公府外孙女,也是定远侯府嫡女为皇后,一边又拉拢了允王,借力打力,借他的手消灭了禹王这个大威胁,只是她终究不是甘心受制于人的,所以迫不及待的借允王的手想要除去靖国公府这颗眼中钉,势力平衡一旦打破,事情就朝着她未曾预料到的方向发展了,最后自食恶果。
可等到皇位传到穆池手中时,整个国家已经风雨飘摇,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各地藩王联合镇守都督纷纷起兵,几股势力已经渐成气候,同时因各地藩王兼并战事不息,百姓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税收成问题,国库空虚,朝廷既没有财力也没有兵力来平息这些叛乱,京城的兵力一旦投入到全国各地,那点人跟百姓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这才是穆池当前的大麻烦,与此相比,穆洹的事实在不值得一提。
天时地利相合,穆洹他们才能暂时在京城藏身,只是自从摄政王那日去世,他就再也未出过房门,所以对外面的情况一概不知,郑武和温成对外面的乱象略有耳闻,却也十分默契地从未在他耳边提起。
在郑武看来,摄政王死了,姑娘的仇人也算是都死完了,至于眼前的穆洹,虽然是仇人的儿子,但毕竟也多次救了姑娘,在他心中已经不把他当仇人看待了,既然大仇已报,姑娘便不必再搅入这些纷争中了,天下大乱也好,民不聊生也罢,终归与他们无关,只等她好起来,他便按照之前老太太交代的,带着她去南方,平安顺遂度过余生,之前种种,就当是大梦一场。
而温成由于王爷临死前的交代,也不愿穆洹再次卷入纠纷,何况如今的他们,没钱没兵,在如今的乱世,分不到一杯羹,反而可能被漩涡吸入,白白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