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丫鬟李冶(2 / 2)上品闲人首页

李冶微微一笑,关上院门,顺手拿起角落的锄头走到旁边的菜园干活去了。

宁家这个院子外面看着不大,进了里面却别有一番天地,除了一进正房宁放住,和偏房李冶住,其余地方都开辟成了菜园。这时候虽然已经是秋分,一垄垄菜畔上仍然长着绿油油的蔬菜,萝卜,青菜,看着长势喜人。

宁放走进厨房,锅里热着饭菜,虽然简陋但好歹有口热乎的,等他一阵狼吞虎咽吃饱了,抹抹嘴巴走出来,看见菜园干活的李冶皱了一下眉头。

宁放和李冶的关系有点复杂,宁家祖辈都是经商,父亲曾是齐州商会中人,家道殷实。有一年宁放才九岁时,来了一对外地逃荒地父女,宁家收容了父女俩,就是李冶和她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年黄河决堤,齐州大灾,宁放的父母和李冶的爹都在大灾中死亡,留下他们两人。

好在有这座旧宅栖身,宁放不至于流落街头,而无处可去的李冶,也便成了他的难题。

宁放本来想送李冶回她的老家,但是李冶是逃难出来的,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这事儿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总得来说,连宁放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李冶,富二代出身的宁放从小游手好闲惯了,吃喝嫖赌,虽然现在落魄了臭毛病一个也不改,整日不进门到处浪荡,饿了才想起回家。

宁家除了这个破败的老宅,还有一点微薄田产,被宁放租给菜农了,靠着少的可怜的租金勉强度日。要是节俭点,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倒也能维持生活,但宁放偏偏少爷脾性改不了,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入不敷出。

真是难为李冶,小姑娘硬是不吭一声,撑起了这个家,平日有空就替大户人家洗衣服,缝缝补补,补贴家用。

宁放走进上房,这是他住的地方,屋里虽然简陋,但被小丫头打扫得干干净净,炕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堂屋的桌子上放着十几文钱,是李冶替人洗衣服挣的钱,小丫头平时除了家用,剩下的全都给宁放了。

宁放今天欠了秦白茅的债,正愁呢,也就不客气地拿走了。

………………

第二天清早,宁放睡醒起来一看,李冶给人干活去了,锅里热着饭,他吃完饭,剔着牙缝在屋里琢磨今日去哪里玩,想了一会儿,便决定去逛苏园,他有半个月没有去过哪里了。

苏园是齐州府最有名的青楼,齐州三大青楼苏园,止园,琴园中,苏园算是名气最大的,苏园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四大才女,苏小卿,李念奴,朝云和赵飞影。这四女皆琴棋书画歌舞礼仪无所不知,名扬齐州,每五年一度的花魁比赛,魁首从未旁落他家。

四大才女都是卖艺不卖身,平日惹得那些风流公子浪荡子弟如苍蝇逐臭,纷纷前来,而齐州府中达官贵人有钱人家自然也是趋之若鹜,只不过四大才女既然以才艺出名,绝非庸俗之流,来这里的人自然都要附庸风雅,久而久之,就连苏园所在的文房街也便成为齐州府除了涟水书社之外,最风雅的去处。

宁放不读书,自然附庸不了风雅,但男人本色不免,他也是苏园的常客。早先父母在世时,宁放以富家公子身份前去,也能让四大才女看他一眼。现如今,他破落了,每次去了也只能闻香逐风,过把干瘾。

走出门,在胡同口遇到了邻居齐大壮夫妇,两人挑着蔬菜担子刚从家里出来,边走边吆喝卖蔬菜。

“宁公子,你要上哪里去?”

齐大壮叫住了宁放。

“齐兄,我要去城北办点事。”

“哦,那早去早回啊。”

齐大壮叮嘱了一声,和老婆走了,但他们边走边窃窃私语着什么,还不时回头看宁放一眼。眼神里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

宁放在邻居们眼里就是浪荡子弟,不务正业,邻居们倒是同情小丫头李冶,对此宁放也一肚子委屈,他早想让李冶离开了,可李冶没地方可去。

太阳从不远处的护城河上照射过来,胡同旁边墙壁上涂上金黄色,看起来温暖,却带着丝丝寒意,毕竟是秋天了。沿河岸一群妇女皱着眉头,捂着嘴在河边洗衣服,脏污臭气冲天,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菜农,这一切构成了宁放眼里某个秋日清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