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千里授策(2 / 2)我在江湖看三国首页

洛阳东市,呈十字的六车宽街道由中心贯穿向四方,分成四个部分的市坊中街巷纵横。店铺林林、车马涌涌,一片繁华景象不过也只是这座百万人口大都市的一道缩影。

“包子哟,新鲜的包子。”有小贩打开铺子上一匣热气腾腾的包子,卖力叫喊着。

“猪骨、猪耳、猪蹄……”有屠户挥舞着寒光凛凛的尖刀,一刀下去就是骨断肉碎。

“某来洛阳的路上,经由县郡无数,而似这般太平盛世之景可无从见得。”与刘衡行在街上的太史慈看着滚滚人流,感慨道。

“的确。”即使是后世来的刘衡也有种恍惚的时空交错感,不过想到几年后董卓导演的洛阳一炬,可怜焦土。便不由得长叹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啊。”

太史慈当然不会知道这是杨慎《临江仙》中的名句,只当是刘衡随口道出,于是赞道:“公子一言真是道尽古今。”

“我胡诌的。”刘衡对于剽窃传世佳作的名句感到十分羞愧,赶忙在心里默念了几句罪过罪过,正当再开口时,只觉自己身后的衣角被人轻轻拽了拽。

“公子,买果子吗。”刘衡转头看去,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可爱小姑娘忐忑的提着手中的果篮。可能是眼见刘衡像个华贵公子能买掉一些果子,又怕自己冲撞了对方被责罚,因此犹豫中又透着不安。

刘衡被小女孩的可爱模样逗得心中一软,于是俯身有些怜爱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温和道:“这个果子怎么卖啊。”

小女孩后撤一步,脸色有些难看的看着刘衡揉她小脑袋的大手,轻声嘟哝道:“六十钱。”可能又发现了自己话语的不妥,连忙将小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急道:“三钱一个!六十钱一篮”

刘衡见此忍俊不禁,伸手从篮中拿出两个光泽鲜亮的果子,递给了太史慈一个后,将一串五铢钱放在了小女孩的果篮中,柔声道:“剩下的哥哥请你吃,赶紧回家去吧,一个小女孩子在外面可不安全。”

说完,狠狠咬了一大口果肉,顿时果香四溢。“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果子了。”刘衡可没有惺惺作态给小女孩看,这古代环境养出来的原生态果子是真的非常美味。

小女孩莹莹看着远远离去的一身白衣,眼中流露了复杂的神色,就在先前他伸手揉自己头发时,她还以为这俊俏公子就是同那些地痞流氓一样欺负自己,可谁想他之后居然又花大价钱只买了两个果子,还关心自己早点回家。莹莹幽幽地叹了口气,暗想,自己哪里还有什么家啊······

洛阳东部尉府。

东部尉杨衮背着手在堂下左右打量着刘衡与太史慈,满脸的不确定与不可思议,见左右人人都低着脑袋不言不语,只能无奈地试探道:“汝真是昌阳公世子刘衡?”

太史慈眉头一皱,从身后摸出一块令牌,不满道:“吾乃昌阳公麾下亲卫,汝怎如此婆婆妈妈?”

杨衮接过昌阳公的令牌,仔细辨识了一番,连忙交给了站在自己身后的儒袍老者,片刻后,老者点头道:“大人,的确是昌阳公令牌无疑。”老者这么肯定是有依据的,只因先帝在位时曾将昌阳公令牌传于天下州郡,特别是洛阳城这种王都几乎可以说是无官不识。

得到肯定答案后的杨衮面露惶恐,一拜到底,小心道:“世子殿下,先前满城皆传殿下的侍从遭遇不幸,殿下不知所踪,因此下官不敢草率作出决定,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太史慈与刘衡对视一眼,后者会心道:“杨大人,既如此,我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只要是在下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定不推辞。”

“如此甚好。”刘衡赞扬的扬了扬头,道:“先前本公子潜于城内,已经发现了歹人的踪迹,但因人力不足,所以特此请求大人能够命小吏将我抓获一伙刺客的消息传于全城,越快越好。”

杨衮虽然想不明白刘衡为何出此计策,但是马上命令手下一伙小吏将此消息飞马传于全城却是不在话下。

元修有策环环扣,一退一进,就不知突然出现的自己与刺客能不能逼得例如唐周般的黄巾人士主动暴露了。至于之后的事,只要那大腹便便的城门校尉忠于昌阳公,几乎板上钉钉。刘衡搓了搓自己出汗的手掌,不露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