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挨个车间溜达,美其名曰检查技术质量。
再其次是保全机修工。
没事的时候在机修办公室一呆,可以侃侃大山。平时拎着一把螺丝刀子,在车间溜达,只要不耽误生产就可以。
也可以以修机器为名坐在女职工旁边聊一会儿天,吃吃女职工的豆腐,倒也挺自在。
最后是整理车间的打包工,他们只负责装箱打包,完成本职工作,便可以闲着了,所以平时也是闲的冒油。
这就是当时大锅饭、铁饭碗的状况。
11人当中,3人被调到技术科,因为这三人都是技校毕业,学的是服装设计。
3人调到四个缝制车间,分别认师傅,学习维修技术,成了机修工。
1人调到供销科,成了供销员。
1人被调到裁剪车间,学习裁剪。他的工作正好和打包工相反,单子前期忙,中后期基本没什么事。
还有3名调到总厂,进入保卫科。保卫科的工作也比工人轻松,最不好的门卫,还可以倒班,有充分时间休息干点别的事。
……
杨可心中有数,并不着急,安心地剪他的线头。
王霞逢人就夸杨可,把杨可夸的神乎其神,常说杨可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冒充港商忽悠盛京一服供销科长的事,几乎传的家喻户晓。
杨可就这样成了王霞的左膀右臂,王霞经常戏称杨可是她的“小师爷”。
并且让杨可写一些报道,交给王霞,王霞派人送到总厂广播室,从此杨可经常听见李梦洁朗读自己的文章。
所以班长根本不给他分配活,杨可有空闲的时候就帮大姨、大姐剪线头,也剪不了几件衣服。
每篇报道署名都是“服装分厂整理车间”,并没有具体作者名字。
王霞的意思杨可明白,宣扬她的成绩呗,但一个车间不可能每天都有好人好事。
所以杨可扩大写作范围,全厂新气象、新风气,还有关于改革开放的信息等等都信手拈来。
但也有写腻的时候,老生常谈不是很好,一次两次行,重复多了就没人听。
于是,杨可也写一些散文、小故事等等,与报道服装厂的稿子穿插。
这一日,李梦洁又接到服装整理车间的一个稿子,是一首诗。
午后阳光
温柔可爱的姑娘,
你顺着五光十色的索道,
舞进我的世界
仿佛动人心魄的迪斯科,
点燃我的激情。
在这个明媚的午后,
在我眼睫毛上荡着秋千的姑娘啊
谱写着改革开放的新华章!
迪斯科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才引进来的一种节奏鲜明的流行音乐。
年轻人伴着强烈的音乐节奏即兴自由舞蹈,可以释放所有激情,所以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迪斯科其实就是后来的的士高,霹雳舞的音乐也属于此类。
李梦洁反复阅读这首短诗,感觉非常好。
这好像是一首爱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