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家,不知出了什么问题。”
杨奉先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陆府的管家出面,叫回了总督府公子,这说明了什么?”杨奉先苦思冥想,渐渐理出了一些思绪,“我明白了,这是总督大人在亲自表态,不仅向我,而是向其余省府读书人表明,这个事总督府不愿意参合。”
可是,为什么?
杨奉先仔细想了许久,渐渐感觉头皮发痒,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进而就是一阵头晕目眩。
“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杨奉先伸手,用力的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
“对于我来说信息太少了,什么都分析不出,不过,童先生有一点教育的对。”
杨奉先渐渐心态平和,“不论遇到怎样复杂的局面,只需抓住最本质的事去做即可,眼下对于我来说,最本质的事是什么?绝不是和省府的人勾心斗角,而是读书,是科考。”
来年秋闱,还剩下九个月不到,杨奉先要准备拿下这次的秀才之考!
在此之前,还要先达到圣前秀才!
杨奉先心头充满了野望。
杨奉先将其他的念头抛之脑后,开始安静的看书。这一看,便是一直到了夜晚天色已黑,周府上下已经点起了灯,周承天回府了,八抬大轿,两百兵丁护卫,一路回到府邸,大魏官吏出勤也极苦,卯时便要到府衙,差不多凌晨四点就要起,到傍晚巳时晚上十点才回府,若是遇上上朝,那差不多天还完全漆黑,朝官们就已经在太和殿宫墙外候着了。
便有这么一句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老爷。”周承天一脸疲惫的回家,回到家中,周平为他脱下身上的大褂披风,周承天才坐下,一碗香茶已经先奉到了他手上,中间承接分秒不差,似乎就是这么一伸手,茶就已经到了手上。
然后周平安静的站在背后。
周平回道,“晌午就到了,现在在厢房里歇下了,方才阿香来回禀说,杨公子进了屋之后,就一直在安静的看书,足不出屋。”
“哦。”周承天沉吟了半响,敲了敲杯沿道,“叫他过来吧。”
夜色已深,听见敲门声,杨奉先这才若有所觉,抬起了头,看着笔下这篇文章,“秀才水平的文章,我已经达到文气贯通的境界了,李氏柳骨体也算是入门了,可惜都达到了瓶颈。”
“周家藏书必定多,我日后可以在周家看书,从李氏学派学起。”
“周承天回来了么?叫我过去?”杨奉先站了起来,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走出了门,庭院里,几个小丫头在玩蹴鞠,脸上红彤彤的,天真无邪,见了杨奉先,这些人立马惊慌的站起,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周氏家门严,见到这样的情况轻则叱骂,重则家法,这些小丫头们都很害怕。
杨奉先只看了一眼,迈步离去,这些丫头都只有十三四岁,稚气未脱,在杨奉先眼里就是一群孩子。
见杨奉先走开,这些小丫头们才齐齐拍了拍胸脯。
“这个杨姑爷好像也不是那么凶嘛?”
“周承天叫我去,我总算能见一见这周家的家主了。”
“另外,顺道也能看一眼这所谓的周大小姐。”想到这,杨奉先迈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