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 两位御史欲卖债权(2 / 2)穿梭在晋朝首页

常宁摇摇头:“不瞒您二位说,这个交易市场开张好些天了,进来看看的人倒是不少,可是想买债权的人一个都没有,至于卖债权的,现在有了您二位。”

陆风、陈煦听了很是失望:看来这个地方就是个摆设,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交易。他们顿时感觉被李松给耍了:不但很不情愿地掏了钱借给李松,而且还从此被困在里头,不能脱身。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认了。

陆风、陈煦气哼哼地离开了债权交易市场,随即就把在这里登记卖股权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两位御史走后,常宁按照李松先前的嘱咐,立即在外面摆了个黑板,上面写着两行字,内容是一样的:出售债权5000两,价格5000两,债权开始日期:太康年四月五日。

这是债权交易市场第一次摆出黑板,周围的居民们又一次好奇地围了上来,询问这是什么意思。

常宁说:“以前这里是既没有人买,也没有人卖。如今来了两位卖债权的,按照工部的吩咐,就要在黑板上公示出来,方便大伙查看和买卖。”

居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我就说嘛,不会有人买的,不过有人卖倒是不奇怪,总要碰碰运气吧,说不定会遇到个傻子。”

又有人说:“说实话,5000两啊,我们就是想买也买不起。”

“就是,这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们能玩得起的。”

常宁说:“你们就别嚷嚷了,有些事情你们不懂的。去年11月,工部新开办了‘专利事务局’,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没几个人来办事,可你们现在再去看看,那些专利审查员们有多忙?总之,咱们尚书大人的安排是不会错的,耐心等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居民们听得有些呆了:难道真的是我们看错了?

这时,有个年轻人正好经过此地,听到了常宁和居民们的这番对话。

这个年轻人就是石氏兄弟中的石超。他本来只是路过,却无意中听到常宁提到了“工部”、“尚书大人”,石超当然知道,这指的就是李松了。

石超曾经跟随李松前往青海郡,亲眼见识了李松的很多不同寻常之处。后来又从六叔石崇那里听说了李松的更多事情,比如命人建造黄河大桥、制造四轮马车等。

石超尤其欣赏李松搞的专利制度,因为弟弟石悦曾经发明了好些跟羊毛纺织品有关的工艺,很怕别人随意模仿。现在有了专利制度,这些工艺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于是石悦也立刻申请了好几个专利,已经批准了2个,其他的还在审核当中。

如今常宁提及李松,立刻引起了石超的兴趣。石超知道,李松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等闲视之,其中自有其道理,有些更是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看清楚。

于是石超驻足门前,仔细阅读公告。他聪明过人,反复读过几遍后,大体上算是搞明白了债权交易市场是做什么用的。

读罢公告,最初他也跟多数人一样,觉得应该不会有人来买这个债权。但是转念一想:不对!要是真的没人买,那李松绝对不会开办这个交易市场,看来自己还是没看懂这个地方的奥秘。

石超看着黑板上写的两行债权出售信息,这两份债权距离今天才不过20多天,距离明年领取利息的时间还早得很。这时候按原价买入,确实没啥赚头,只能等着拿利息了。

虽然每年4分的利息也不错,但是他手头的钱都要用于自家店铺的生产经营,没有那么多的闲钱。看来这个交易市场对他来说确实没啥意义,石超摇摇头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