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与你们一样,都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每一部作品,无论好坏,它的背后,都是有一位有血有肉的人在为它码字,为它尽心尽力!直至我开始码字时,方知写作的不易。
没有“九龙拉棺”弘大的想象,没有如“短刀夜行”丝雨润人般的细腻,更无《唐砖》环环入扣的笔力……不会写玄幻,不想写重生,再如何穿越,也最终会回归于现实,明早还要上班呢!
也只有武侠。
有人曾道,你长大后,所做的任何事,都摆不脱幼时的烙印!
你幼时缺爱,缺安全感……你会在你长大后,都会寻觅到此种痕迹,影响到你的人生种种,恋爱、结婚……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看过一篇报到,一名十余岁的小孩,问他妈要10块钱,说是要请同班女同学看电影之类的,那名妈妈将那钱丢在地上,那小孩捡了起来……自此,他长大后不再谈恋爱,更甭提结婚了。童年的烙印影响我们的一生。
是吗?
反正我觉得是如此。
武侠落寞,看起来是如此。辉煌过后,总是少不了落寞。金庸大侠影响实在大,直至今日仍有人在翻拍他的作品。虽然本人未有看,但有人评论是“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却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很少看。一看便觉得改编得实在太恶心!
自小看《三国》、《拍案惊奇》之类的,古时语言的精炼,一直影响着我。也不知何时,喜欢上了古时的语言。简练的字眼,可以勾勒出一幅画卷,让人欲罢而不能,而如今我们的语言总是觉得还是差很多。
当谈过恋爱,爱过而痛过之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种意境,却是让人实在觉得这些是写入自己心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今回头再品一下,真是道尽心中的无奈。
金大侠的“躺尸剑法”给我启示;而唐诗宋词,幼时的记忆犹新,再回来品一下,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便有了今天的偶的“唐诗剑诀”。
这本书,构思了有半年多。
好或不好,本人不知道。但反正本人写作,大部分倒是出于爱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但如今已为人父母,却不小心活成了自己幼时所讨厌的样子----我小时,很讨厌自己的父母督促自己学习,而今天我却成天把自己儿子逼成了当年我的样子!
只能说是报应啊!
生个儿子是仇人,生个女儿是情人。如今的我仇人情人各一个。
基本上每天可保证一章,多的不一定能写得出来。本人码字很快,但码字快,不代表写得快。
一般一个章节2000字,快的时候,二个小时,慢得时候,憋一个上午,都不知道憋不憋得出1000字。一般写的时候,我总会瞻前顾后。不会水字数,不知道咋水。如今天周日,一天都在电脑前,连这篇《作品相关》+1章节,4000来字,已花了我一整个白天的时间。
好在幼儿园中班的情人被老婆带去加班了,小学五年级的仇人上午踢球,下午做完作业,正在看课外书。不然,还真没那么多时间在这码字。
不知道写得如何,如果觉得不爽,实在抱歉,恳请书评中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如果觉得尚可,也请给点票票、收藏支持一下;至少知道陪伴此书的尚有您!
实在不敢奢求打赏。
只是觉得您的票、收藏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鲁迅同志的《呐喊》里一针见血,如果这篇作品,没人说好,没有说坏,倒是作者最大的悲哀!
谨以此文致最亲爱的读者。
广告留QQ的一律删掉、禁言!本人不当枪手,没那闲功夫。成天在这沿海一线城市被骚扰电话烦得一比,最好甭在偶这做广告。
在此再次拜谢广大读者。更是拜谢陪伴我二十年来的网文的作者,确实是他们陪我渡过这二十年来的岁月。如《紫川》、《雪洗天下》、《庆余年》、《凡人》、《回到明朝当王爷》、《唐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