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3章 分派工作(2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杨小花随即会心一笑,又问道:“那英子姐姐你会六脉神剑吗?还有一阳指会不会?我五姐说过,这些都是绝世神功哦!一般人都是学不会的,可厉害了!像这样,这样……伸出手指,咻咻咻,站在这里就能把那边、那边,还有那边的树都给砍倒哦……”

独自沉迷在武侠世界的小花儿,翻着各种兰花指,手舞足蹈的在院中挥了一阵,伸手在额头上抹了把小汗,继而一屁股坐到露台边上,又拍拍旁边的空位,朝黄英子招招手,说道:“英子姐姐快过来坐呀!你想看你用神仙指做衣裳……”

杨五花不知道,她为了防止杨小花见到黄英子的六指会胡说八道,随口瞎诌了一个“神仙指”的说法,竟然在黄英子沉闷的内心世界,激起了一道小暖光。

黄英子不太会跟旁人打交道,也没怎么同她娘之外的人说过话,此时虽然依旧不说话,但不怎的,觉得杨小花说话的声音好听极了。

在杨小花叽叽喳喳的“吹捧”之下,其余几个小孩子对黄英子也不排斥了,很快,彭满惠和邓绢儿,也加入了神仙指针线小组。

而孙稻子、张阿菊和张囤儿,则在二妞的带领下,加入了面点组。

至于孙麦子和丁铃,这两个年纪大些的女孩子,则作为副手,跟着邓长福和胡进忠,上芦竹地去开地拓溪。

“花园里”农庄,还得花时间设计一下,杨五花没急着开工,也不知道要怎样开工,只交待他们先拓宽一下芦竹地中间的那条小溪沟。反正拓溪也是个长期的活计,每天上午下午各花一点时间,先慢慢做着吧。

现在的基地面积,比最初计划购买的,大了好几倍,杨五花原本想要铲除的芦竹林,也不打算挖了,除了妨碍到扩溪的那些,其余都准备直接保留下来。毕竟,芦竹还是很有用处的,不光可以搭棚子、编器物,还能做药材、做饲料,再不行还能晒干了当柴火,没必要费力挖掉。至于中间需要留出的道路和岸边,则因为目前没有规划,先不变,待回头规划好了,再铲也不迟。

同去芦竹地的,还有孙谷子和陈三十两个男孩,作为半工,帮着拓溪小组,在边上捡捡石块,顺便放放鸭。

其余人,基本上,就以养病为主了。

小溪沟同大溪河的水流走向一样,都是由北往南的,为了保持水源纯净,杨五花准备把住宅区设定在北端,南端则作为农田区和牲口区,中间再种上各种花木带,将每个片区隔开。

当然,这只是最原始的构想,中间具体怎么分布,池塘沟渠如何开挖,在何处开挖,都得细细研究。杨五花不是专业人士,只能交待杨六花把大致的要求,统统写成文字,并照着描了几张地形图,准备到时候捎去京师,让三姐夫崔时园去伤脑筋。

杨五花并不想把未来的院子,建成那种北方的标准四合院,而是想要那种一步一景的江南园林,这就需要一个懂行的人来帮忙。虽说杨学文等人,都是有学问的秀才举人,但受到生长和生活坏境的限制,比起崔时园来,品味和见识总是有限,不如他懂的多、懂的杂。别的不说,光绘画这一方面,就不是他们这种普通的农家学子所擅长的。

把这些写写画画的书信说明工作,交给了杨六花,杨五花自己,则找了高兴和他那个木匠二叔,上林子里选树。现在她家大大小小的林子有好几个,除却官林子,那些原本的野林子,都是能砍来建屋、做家具的。

在高家叔侄的帮助下,杨五花把能辨认的树种都给辨认清楚,并且登记到小本本上,再把选定的大树,做好标记,准备回头带人来砍。

早点摊子的生意很好,少的时候一天能净赚百来文,多的时候能赚上二三百文,一个月下来,竟然赚了小六两,这还是建立在每日限量供应的基础之上,可比便利铺赚的多多了。

杨五花盘点过后,不经感叹道,果然还是卖吃的赚钱啊!

但赚得越多,被模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凤梨酥、棉花糕和铜锣饼,还没有被人模仿,但卖煎饼果子和团子的人已经出现了。

杨五花倒也不着急,反正着急也没有用,想着,能卖多久是多久,反正她家的糕点花样多,来的客人还是很多的。

原本想给柳东林涨工资的,但她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涨,只给他了一串铜钱作为奖金。并且,盘算着,准备给他做一件棉衣,算作员工的冬季制服。

既然是制服,便利铺的常驻员工老刀,和偶尔来兼职的免费员工黑子,都得有。制服的款式她也想好了,就用藏青色的棉布做底子,沿着交领的衣襟处,绣上鸡蛋花图案,和“花园便利铺”字样。古代文字都是竖写的,刚好作为一种襟口装饰,也算是一种宣传广告了。

至于曾阿青,据说他的表现不错,人也勤快,而且也不是每天卖完就跑的,有几回,回去送了粥,又跑了回来,帮着继续摆摊,并且还是风雨无阻的。杨五花也准备给他做上一件,毕竟他在早点摊子上来回走动,也代表着铺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