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适应(2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哎呀!真滴假滴?”“咋?你不知道啊?”

“……瞧见没?自个在那傻笑呢!……可不真傻了么。”“哎呦,还真是!”“上回我还瞧见她蹲在河边对着河傻笑呢。”

“啧啧可惜了,原先多机灵一个女娃啊,以后怕是不好说婆家了。”“她家三花都还没说上呢!”

“啧啧就她家那条件,谁家肯啊……”“你家大树不是看上她了么。”“去!瞎说啥,没那回事,俺可不同意。”

“这老杨家也真够邪门的,克了一个又一个。”

“可不是,就她老杨家,生来生去都是赔钱货,还舍不得扔舍不溺的。偏偏这家的丫头命都硬,一个个都活的好好的,倒是把自己爹娘都给克死了……”

“……”

杨三花过完年已经虚岁十七了,是杨柳湾出了名的难嫁姑娘。虽然在南燕国,女子是十八九岁嫁人的也不少,可那都是富贵人家心疼闺女,舍不得闺女嫁人受委屈,而且一般也都是早早的定好了亲的。像杨三花这样到了十七还没有定亲的,那可是少有的。

要说那杨三花,老实能干,还有一双巧手,每天努力的干活养一家子,长得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模样,但是提亲的人却寥寥无几。

穷,是很大一个原因。想当年她家也算是村里的殷实人家,又有房又有田,生活也曾经乐无边。杨爷爷早年服徭役去修河被大石头给砸了,伤了腿不说还落了一身毛病,卧病在床几十年,全靠药吊着。老婆子死的早,儿媳妇忙着生孩子带孩子伺候公公,家里就杨老爹一个劳力,日子一年是不如一年,最后竟然沦落到要卖地。地是农人的命根子,杨爷爷受不了打击去了。之后没几年杨老爹也走了,娘又病了,最后连沿河的老房子都卖了,换了村口林子边一块荒地糊了个破草屋子勉强度日。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她们家的情况,嫌她们家又晦气又没嫁妆。根据南燕律,嫁妆是已婚妇人的私产,婆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动用,新妇甚至还可以要求婆家去祖庙里向历代祖先声明发誓的。这么一来,不管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讲究富嫁,喜欢攀比嫁妆,谁家的嫁妆多了那脸上可有光彩了。因此,娶儿媳妇花的彩礼可比嫁女儿省钱多了,要是娶到些家里条件的好的,还能陪地陪屋呢,虽说不一定能用,但也能沾不少光呢。

撇开嫁妆不谈,南燕国虽然田税不高,但是还要服徭役,徭役需要劳力,白打工还自带口粮,劳力一走家里活就要耽误了。因此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娃,不光要生,还要多生。

刚生的女娃子,丁点儿大可干不了活,只能在家里白吃饭等到能跑能跳了,也只能干些割草喂鸡之类的家务活好不容易长到能下地了,干不了几年就要嫁人了,还得贴嫁妆……总之一句话,女娃子不招人待见,尤其是穷人家的。人口太多的人家,养了女娃子不是送去当童养媳就是卖了,有些干脆就扔了,还有个别困难又心狠的,刚生下来就扔桶里溺死了,还美其名曰让她少受罪……杨五花顶顶看不起这类人,不过她看不起也没用,人家还看不上她呢。觉得她年纪不小,啥都不会,这不被当成傻子了。

像杨家这样一连生七个都是女孩的,在整个南燕国可都少有的。大家觉得她们家邪门,出不了儿子,除了人牙子,大家都不愿意往她们家跑。

当然也有那不信邪的,可一想到杨三花后头还有几个年幼的拖油瓶妹妹要养,谁家也不愿意花那钱。现在么,估计又多了一条,还有个傻子妹妹。不过看杨三花的样子,好像一点也不介意,事实上她也没空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