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野菜(2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杨六花一听,愣了一下,乌黑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两圈,突然闪了一闪,说道:“那我们种林子里去。”说话间,六花儿已经搂上了杨五花的脖子,附在她耳朵边小声说道:“五姐,我们家有林子哦!”

杨五花听了满脸惊喜,心想原来她们家还是有家底的嘛,穿来半年多了居然没人告诉她。不知道是桃树林还是李子林,管它什么林,等结果子了就可以卖钱了,还可以做蜜饯,说不定还有蘑菇、木耳……啊哈,要发财咯!

“是吗?在哪里,我们现在就去。”杨五花再也没心思挖野菜了,满脑子只想赶快去那绿油油、开满野花的树林里寻宝。

杨柳湾靠水不靠山,村里唯一比地平面高的就是杨家草屋所在的那块荒地,但也不过略高些许,微微带些坡度而已。大溪河并不是一条传统的河,是由多条深浅不一的大小溪沟汇成的,一些村子顺应自然,也有一些村子会人工把溪水规整在一起,形成整河段。杨柳湾的先辈们也曾经规整过,把溪流挖宽夸挖深了,那多出来的泥石没地方放,一边是良田一边是民居,谁家也不愿意堆,最后就扔到了村外偏后方的荒地上。后来附近的村子也有样学样,偷偷运了些多余的泥土过来,还有修官道、官林子时候规整的泥石也都扔在这里,颇有些现代的建筑垃圾堆放点的意思。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最终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小荒坡。

村里基本都是肥田,一来水源丰富,有好几道小溪沟,二来土质不好的地都被换成了溪沟里挖出来的河泥,小荒坡就像一个废泥石垃圾堆,地旷草稀,土质比村里的土路还不如,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块,雨水流失的比别的地方快,干巴巴的泥土,简直连草都嫌弃。更重要的是离河较远,不管是自家用水,还是种地种菜都不方便,加上坡度的关系,就算是开荒,也不会有人想来买。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价格十分便宜,整个坡加起来也抵不过杨柳湾里的一亩水田。

传说曾经的小荒坡还要再高些,也没现在那么大,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小坟包,很多人会觉得不吉利避而远之。由于没人来打理,经过常年的雨水冲刷,慢慢就冲塌了,变成现在这么个小平坡,占了村口不少地,连出村的路都被迫改了道,甚至有直逼官道的趋势。

风阳,又称中都,乃南燕国皇室的龙飞之地,又因紧靠京师,官道修的十分气派,两侧不光植满行道树,还统一修了用作隔离村落的狭长林子,当地人称“官林子”。为了不让小荒坡继续扩张破坏官林子,官府派人靠近官林子那侧的坡上胡乱插了些树苗做阻挡,就有了现在杨家的这片林子。

据说当初杨家只想在坡顶上买块地盖个房子,后来听说买整坡送林子,所谓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稀里糊涂的就一起给买了。庄稼人但凡可以,都会在宅子边上多预留些地,以后儿孙多了好扩建房屋,也好在边上开垦些菜地猪圈之类的,杨家那靠河的老宅就是被人买去扩建用的。

杨五花看着眼前这片寒酸的小林子,心想,这是,被骗了吧?!

说是林子,空有十多棵小树,一眼望去树都长的歪歪咧咧的,总觉得像是哪里捡来的歪苗子随手插的。多为柳树,也难怪没人稀罕,毕竟杨柳湾里最不缺的就是柳树了。还有一棵长斜了的小榆树,看起来将倒不倒的,不久前杨三花还来带她们来这里摘过一次榆钱呢,只是当时不知道这是自家的林子。榆树也不稀罕,官林子里多的是,而且棵棵长得比这里好,当枝头缀满一串串榆钱的时候,仿佛置身在铜钱堆里似的,多美的画面啊,怪不得官府会种那么多榆树。而且榆钱可以吃,赶上饥荒的时候还能救济下灾民,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还有零散几棵不知道什么品种的小树,这个季节还没开花估计也不是什么果树。树的年头估计都不大,除了个别高些,大部分还没河边的小柳树高,树干也都是细细的,枝叶也不是很茂盛,估计就算到了夏日,也见不到什么绿荫遮天的场景,想到此也就没心思进去一棵棵细看了。

树上没有木耳,树下也没有蘑菇,除了地上稀稀疏疏的几丛矮矮的小草,几乎没有其他物种。要挖野菜什么的,还是得跑到很远靠水洼的地方去挖。

杨柳湾人大都沿河而居,越往里水源越丰富,不光有大溪河,还有不少纵横交错的小溪沟,穿梭在肥沃的水田里。在杨柳湾,靠河边的宅地就跟现代市中心的地价一样,少而贵。比起来,杨家这种破树林、破荒地就像个大型垃圾场似的,更何况它还塌过,再怎么便宜也没有人会买。杨五花不由得猜测,是不是因为平时没人打理,又嫌进村的路不好看,好不容易碰到一家冤大头,赶紧连哄带骗兼威逼利诱的给一起打包了卖?毕竟杨柳湾里面杨柳飘飘,野花片片,风景还是挺美的。

不管怎样,买都买了。好在也不值钱,买了也好,这不,自家的衣服正晾在那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