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习惯了见不到他的钱,也习惯了被他收刮。我看西瓜,看鸭子和守鱼的工钱,都没有一分,这算不算是欺负弱小和老实人呢?
从现在很多家庭观念看,可能算是了不过,当时,我们的家庭观念是一个整体概念:谁有需要,大家支持谁谁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后来的个性,个人自由,平等等太多新观念,也没有青春叛逆期这个概念,只有好人,坏人好孩子,坏孩子之分,大哥可能是在外游多了,见多了一些世面,回到家,变得更独立和自我,看不惯父亲的一些小毛病,争吵越来越多。
父亲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死不承认而且封建家长观念较深,认为孩子就不该挤兑老子。
我小时候朦胧地感觉到,很多时候,确实是父亲没道理,喜欢狡辩,很多时候,真有点让人讨厌。我现在才明白,父亲大人,真没什么错。他就是那样一个人,他也不碍着谁,也不主动找谁的麻烦,非要跟谁过不去不过是爱喝点酒,喝酒后话多,说错话了,还不承认错,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小毛病,并不碍谁什么事,作为晚辈,跟长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较真,过分挑长辈的刺,反而是大过。
这个社会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无知者,总怕别人认为他们不讲道理,不停地跟人争辩胖子,总怕他人说自己胖,不停地申辩自己胖起来的各种理由穷人,总怕被他认为自己没钱,往往要进行各种粉饰……
实际上,真正的得道高人,他们会跟谁争辩?真正身材好的人,他们会在乎谁不喜欢?真正有钱的人,还怕谁认为他们穷呢?
越争辩,越粉饰,越说明自己心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进而可能会有不折手段,不分敌友的自卫或进攻行为习惯,不自觉就把亲人朋友当对手,为了一件小事甚至一句话,争个死,甚至争出人命。这都是极其孺弱的表现。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前后相随,左右相搏,才能用有限的力量,做无限的事情。
天理即阴阳调和之理。阴阳相合,风调雨顺,万物生焉阳亢,荒漠戈壁现阴盛,冰雪沼泽出。
心理,不过是一个浓缩的小宇宙,跟天理一样,归根结底,心理问题,都可以理解为阴阳之道。自信,积极,主动,上进等为阳自卑,消极,被动,倒退等为阴。阳要靠阴来综合和消化,阴要转化为阳,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和力量。
好比双腿互动。如果前腿在迈步,后腿不支撑而是觉得丢面子,有牺牲,就拒绝合作,搞对抗或者前腿迈过去了,就不管后腿,不把后腿拉过来,阴阳不合,如何致千里?
万物皆有攻防自卫本能,一块石头,你要敲开它,或者它撞上你,都会给你一个作用力。人心也一样,当他们感觉到最后一丝自卑心,自尊心,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的心理要“国破家亡”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拼死反抗或进攻,宁折不弯。
心理阴阳不平衡,阳亢或者阴盛。自信和自卑各自为政,积极和消极乱攻伐,进攻和守卫不分敌友……如同宇宙中找不到位置的流沙、陨石,对别人,对自己,都非常危险。
古人强调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正是希望通过向大自然学习,获得正确的认识,通过修行努力,让自己的心态也变得跟天道阴阳一样平和稳定,不偏不倚,不左倾冒进,不右倾投降,刚好得道,走在正道上。
喜欢为了面子维护缺点的人,没有希望。喜欢盯着别人跟自己无关紧要的缺点找存在感的人,没有前途。
普通人的问题,往往就在于:一、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并没有真正知道,得道,往往习惯性地用本能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二、没有认真去修行,没有去调整好心态、理顺心理,没有让阴阳平衡,互为力量,总让它们各自为政三、习惯性的固守万物攻防本能惯性,敌我不分,文明不开化。
这三个问题混到一起,如果一个普通人能安于现状,甘于平庸,倒也可能无大灾。“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