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能收复,将之让给刘军,让其有着进军荆州的想法,也并非不可,这也就能够减轻我等的压力,顺势而为,也不是不能恢复到往盛。”
“要是能够与刘军合兵一处,还能增加一定的胜算,让秦军顾此失彼的。”
他也是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就如今的局势,固守建邺,那就真的是没有一丝的机会了,主动出击,才能够掌控着主动权,还能够趁机有所图谋的。
而秦隐不在吴国之地中,也是他们反击的一个机会。
加上还有着想法的刘军。
事情也并非是不可为,就看如何决断而已。
而固守建邺,等到秦隐平定益州的混乱,那时必定会率军回来,最后也就落个兵临城下的情况,主动权也就会在秦军的手中。
那还不如他们先行有所动作,。
“正是如此,这一次,朕可是准备与秦军有一个了结,不成功,便成仁!”孙权坚定的说道。
“在下与陛下同行,竭尽所能!”左慈躬身道。
随即。
两人对视一眼,都能够看到对方坚定,毅然的神色。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也就只有放手一搏,才能够有所生机。
胜败,那就只能看天意站在那一方了。
唯有放手一搏,才能抓住那一线生机,起码也要证明他们不愿放弃的心思。
他们可不甘心就这样就认输。
更不想就这样就放弃一切。
决定了下来,剩下的便是何时行动的事宜了。
两人最后商议了一番,也才从楼阁上离去,而孙权也准备在明日的早朝上提出这一件事情,安排着亲征的布置。
毕竟,想要亲征,可不是一言两语就能够安排好的事情,其中还是有一定的规章的。
调兵遣将,调集粮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更何况,接连的失败,也是让吴国有着一定的损耗。
就算如今吴国的朝堂中,几乎没有反对孙权的声音,但想要亲自率军前去夺回庐江的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安排。
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当然。
以孙权如今的态度,就算朝堂中有人反对,也无法让其改变着主意。
等待秦军前来攻打,还是先行动手做出反击,期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而孙权选择是主动,而不是被动。
这也算是他最后的决断,放手一搏的决断。
反正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放手一搏,也并非是不可以,或许还能够搏出一个朗朗乾坤的。
这便是孙权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
至于其他的事情,如益州中的安排,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中了。
不管孙权有何决断。
但那也只是吴国之地中的事情,并不能影响到益州中的局势,起码在攻入吴国之地中的秦军没有出现失误前,都不会有所影响。。
就算孙权想要放手一搏,都一样。
益州中的安排,还是已经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在秦军的攻打下,只能苦苦支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