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〇四章 泰山贼(五)(1 / 2)三国恩怨录首页

双方不可能长久地对峙下去,何况他们跑了没一会儿,体力很快就能恢复得差不多了。昌豨等不住太久,喝令部下众人起来作战。

人都站起来,气氛立马就剑拔弩张。

“冲杀过去,”昌豨大叫。

这没有什么阵法可讲,只管奋力向前冲,靠每个人自己的杀敌本事。

面对迎面而来的泰山贼,张汹这边压力也是巨大。

吕旷握着长矛紧张地注视着敌人,这是他的第一次领兵杀人,生死就在一瞬间,可不是儿戏。他难免会有一种不安之感。

对张汹来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面临生命威胁,他已经习惯这种在生死边缘来回徘徊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张汹有能力在战场上掌握自己的命运,这让他面对危险游刃有余。

张汹抓起手里的枪,没有骑马,与潘璋一道冲向了昌豨。昌豨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人,三角小眼中满是狠厉之色,嘴角朝一侧翘起,模样贼头鼠脑。但他奔驰而来的速度十分快速,精壮的身躯与他的外貌极不相衬。

昌豨看见那个主事毛头小子居然敢朝他跑来,一声大笑,自己正要去找他,没想到他倒是不怕死地送上门来。

张汹与昌豨撞到了一起,刀枪相接,张汹感受到一股沉沉的力传递到了他的手上。随即张汹的枪头一撇,将力道卸了下去,然后枪头朝前反刺而出,还以颜色。

这个动作自然而然。

而昌豨也不是什么善茬,自从干了这一行,他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对敌,他是有丰富经验的。他手里这把刀是五年前找名匠打制,跟了这么久已经熟得少一分量都能感觉到,无比地顺手。这把刀跟随他的长臂和手腕左右翻转,砍劈不断,次次都奔向了张汹的死穴,每次出手都是必杀致命的一击。

张汹不再是半年多年那个没有见过杀人的孩子,这几个月他早已经经历了血和汗水的磨练,心态起了变化,比起一开始来的武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张汹一双手舞动长枪,枪杆灵活犹如蛇舞,一一化解昌豨给予他的威胁。

两人的实力相差无几。昌豨的技法无师自通,比不过张汹的灵动有法,然而张汹初出茅庐不久,凶狠方面比不过昌豨。交手了几十招式,打得棋逢对手。

“张小兄弟,我来替你宰了他。”

潘璋瞪着大眼睛,说话的时候刀已经劈了过来。

潘璋的功夫和张汹是两种路数,他的刀是砍杀野兽练就的,野兽不通人性,因而潘璋的刀势也是疯狂凌厉。他的狠辣与昌豨相比,不遑多让。

潘璋一加入进来,当先的这一刀就给昌豨造成了极大的危险。

昌豨在刀尖上舔血多少年,自从黄巾起义以来就不断经历厮杀,不管是剿灭反贼,还是攻杀朝廷,他还没有惧怕过。不过这一次,他终究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力之感。

昌豨的刀疲于应付长枪和大刀,很快就不如先前那么顺畅,铛铛地三声金鸣声,伴随来的事昌豨朝后连退了三步,为了站稳身子,他不得不被迫后退。

整个战场的情况又是另一种态势。

吕旷与孙观所领两军在交锋。其实还没有接触的时候,仅仅是两军开始冲刺,孙观就发现了很大的不对劲。这支百人护卫排列很整齐,速度居然如此之快。

而且要命的是,他们身上都穿着皮甲,反观自己部下,穿着防护器具的不到一半。

等到真正接近后,孙观更是惊愕,因为护卫的刀、矛都是崭新的钢铁。一把铁刀多么珍贵,孙观做了贼盗这么多年岂能不知道。

恐怕是有备而来,自己莫不是着了道,孙观这么想,心里有所质疑,但手上并不慢,朝护卫砍杀而去。

那个领头的张汹已经有昌豨去杀,自己要做的就是解决另一个。

孙观眼睛一瞄,找准了吕旷。吕旷憨厚老实,手脚却不笨,一支长矛硬挺挺地与孙观的刀撞上,随后吕旷挥舞力气,抽动长矛朝孙观的心窝、头颅、肚子三处快速猛戳。

孙观的刀连续闪动,砍偏这致命的矛,化解危机。吕旷还欲进攻,这无名小卒得理不饶人,还想得寸进尺。

孙观心中暗骂一句他妈的,火气上来了,拎着大刀含怒一击,将矛砍偏七八寸,抢了一拍的节奏,随后快速收回来,一刀朝吕旷脖颈上砍去。孙观沉稳,不代表他不勇猛,他在泰山军中乃是仅次于臧霸的一名悍将。

吕旷见这一刀又急又猛,脊背冷汗直冒,这一刀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危险。他连忙抽回来,却因时间不够,堪堪用枪杆子挡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