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乱雨 【三】(1 / 2)大唐的温情首页

袁天罡舒缓平和的语调带有奇诡的韵律,一字一顿的说出;

“大唐的龙脉在长安。”

“龙脉在长安?李唐龙脉在长安?…….”李渊嘴里不住的喃喃自语。

自己当初起兵太原,裴寂和刘文静二人没少在耳朵根念叨,李家占据太原龙脉,潜龙当兴;后来也真的应验了,自太原起兵,李家平定天下虽也有过波折,最终龙飞九天一统华夏。

今日道家大真人袁天罡重提龙脉,信誓旦旦说李唐龙脉在长安!

若是旁人也就罢了,这袁天罡可有着半仙美名,数十年间点风水推命理无有不准,又是道门执牛耳者。

该是相信已经被事实证明过的裴寂,刘文静所言---太原为李唐龙脉,还是再听听袁天罡长安才是李唐龙脉的说法!?

李渊轻声唤道。“二郎。”

李世民听出父皇内心的惶惑。当年为了打消父皇起兵时的犹疑,太原龙脉一说本就是自己提出,和刘文静裴寂等人商议好了糊弄父皇的一套说辞。

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多年,少年热血敢于战天斗地的李世民,随着年龄渐长午夜梦境也曾回到杀戮战场,醒来万千倒在战火的亡魂仿佛依然在耳畔哀嚎,时常彻夜难眠。

僧道二门,比较来看,更欣赏佛法慈悲宽弘,道门显得过于奇诡神秘。

只是这龙脉一说本来就起源于道家,玄之又玄,信,还是不信,一时踌躇难决。

没头绪,就先考校一番。

李世民手指木简地图问道;“袁真人,你这幅图自何而来?”

袁天罡肃然回到;“此物是道门秘藏,伏羲所留。”

“啊!”李世民想到袁天罡郑重其事拿出的木简不会是平常物件,依然惊讶的叫出声。

“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传自伏羲的神物!忍不住好奇,想拿起来仔细观瞧。

“袁真人,朕想拿近了瞧瞧。”

袁天罡小心翼翼托起一片木简送到李世民手上,又恭恭敬敬给李渊呈上一片。端坐着看着二位帝王恭谨地捧着书简神情肃穆仔细观看,连日耗费精力万里路途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啊!嗯,…这?…….奇妙,…神迹呀!……”

楼外雨声紧密,楼内只闻李渊父子惊叹声响。

李世民反反复复看着手里的木简,越看越惑于木简的神妙。不曾取在手里近看时以为是刻出的山川图画,拿近了,手摸过,才看清楚。

木简平平整整不见一丝刻纹,左右移动,换了角度才又发现,哪图也不是画在木简表面,而是浑然天成生在木简内,随着变换角度清楚看见每一道纹路随着视角变换也变化着形象。

李世民一面双手托着木简回递给袁天罡,一面感叹的说着;“道门秘藏,确实神奇。”

袁天罡小心托着李家父子递回的木简,重新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

稽首为礼,虚指着图上岭南,曼声说道;“道门密录记载,此处大秦前所显现和此时所见已经不同。”

李世民父子趴伏着凑近再次细看,纵连着的山川脉路突兀的一道横切,切口上面竟然还丝丝缕缕飘散着隐约可见的波纹,侧了头左右换着角度再看,见到的不是平实的图画,缕缕波纹立体呈现在眼前。

袁天罡缓慢深厚的嗓音缓缓响起;“道门密录记载伏羲龙脉图变化虽然缓慢,或百年或千年才会显现出人眼可见变化,道门信徒印证,每次变化都应和山川变化,无论是自然之力还是人力所致,一一对应。”

对面李家二位帝王如稚子听课,随着袁天罡手指口授,在图上看来看去,神情诚恳不住点头。

李淳风挺腰拔背端坐在一旁,看着师父一点一点搬回了局面,其中师父袁天罡动用奇门秘法,倾注精神力量以语态语调身法暗暗引导,从而掌控二位帝王,时间虽短,自师父汗湿的后背,便知举轻若重如履薄冰耗费的精力巨大。

道门视李淳风为绝代修道天才,李淳风师从袁天罡修习道法也确实神速,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比起热衷于昌大道门的师父,李淳风更像个超然世外的修道之人,刻意居住在长安城,也是为了用来砥砺磨炼道心。

师徒间关于道起的争论已是时日久远。

信奉道法自然的李淳风,对于今日师父袁天罡刻意所为,虽然佩服师父修行境界高深,道心坚定精神力量强大,除此,再无认同之处。

在他看来,道,修的是心,是出世,人间沧桑变化虽然近在眼前,终究只是磨砺道心的身外事。

“看这里!”袁天罡指着中间一块木简,“中干龙腹部。”

李世民父子像是提线木偶随声俯身盯着袁天罡手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