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皇爷。”魏老狗听皇爷声音好像趋于平和,脑门一热,心头一喜,脊背躬的更弯了。
时时揣摩皇爷的喜怒哀乐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和拿手好戏,皇爷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眼里都是判断和行事的依据。
“朕落水受惊的这段日子,朝廷的文武百官有何动作?”迅速进入状态的天启皇帝,脸带讥笑突然变换话题问道。
魏老狗明显一愣,皇爷的话勾起了他很多不愉快的回忆。
在皇爷龙体不安的月余时间里,他每天惶惶不可终日,犹如惊弓之鸟般,唯恐听到皇爷不幸的消息。
而京城文武百官中,其他人多少还好一些,静静观望时局发展。
可唯独被自己打压得奄奄一息的东林党人,却好像迎来了新的希望,他们走路都带着风,眼里透着喜意,明显有不臣之心。
瞧他们的心思,竟然是巴不得皇爷早点驾崩,那样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便是属于自己阵营的人,好些也起了别样心思,居然和东林党人眉来眼去,似乎防备着日后的变局。
这真是亮瞎了自己的狗眼。
想到这些事情,魏老狗噗通跪在地上,紧接着是咧开嘴嚎嚎大哭嘶声诉道:“皇爷呐……东林党人多有不忍言之事……
他们累受皇恩……却有不臣之心……老奴心里难受哇……”
说完,匍匐在地耸动双肩,不停的哆泣。
这其中包含着痛苦、委屈、悲愤、无奈等诸多负面情绪,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呦呵,这货,老戏骨呐!
多大岁数的人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演戏给朕看啊!
天启皇帝嘴边一裂,没心没肺的笑了。
不过,话说回来,魏老狗虽然有演戏的成分在,但依据历史上发展进程,大部分或许是他真实的心情。
毕竟,哪怕魏老狗风光无限权柄滔天,可一旦没有皇权了的支持,他算个屁!
而魏老狗所做的那些破事,不过是他的主人前任天启皇帝所操纵的结果。
现任天启皇帝脑海里回忆着前任对魏老狗的使用过程,脸上逐渐转为苦笑。
前任刚刚接手东林复辟的烂摊子时,开始还想励精图治,和东林党一起中兴大明。
可结果发觉不对劲,这些东林君子靠不住,于是在天启四年放出魏老狗。
老实讲,魏老狗虽然行事手段凶残了一点,但有他在,大明好歹维持了正常运转,国势也逐渐有所上升。
在天启七年,也就是今年,前任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顶住压力给万历首辅张居正平反,准备重启一条鞭法。
老实说,一条鞭法在如今的天启皇帝眼里,并不完美,有利有弊。
但在当下时局,如果能够成功一半,只要有充足的粮饷,搞死建奴,天启皇帝觉得大明再撑个几十年估计没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遗留的问题,以后再说了。
可惜,在关键时刻前任就被落水了。
前任学那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长达七年,正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却终究还是未能如愿。
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切皆是笑谈中。
以至于后人谈起这位大明皇帝,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白痴,文盲一个,除了爱好木工,就是吃喝玩乐。
总之,一无是处就对了。
这世上,人们总是以成败论英雄,哪管这中间的过程?
前任天启皇帝,无疑就是一个典型。
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他的小老弟崇祯皇帝上台后,十几岁的年轻人被东林党人一忽悠,除掉魏老狗,打倒阉党,让东林党人满血复活。
结果只有十七年,大明凉凉了。
而这,也让汉人江山落入异族之手,更让华夏民族堕入深渊。
以至于领先世界几千年的泱泱华夏,被西方蛮夷所超越。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