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1 / 2)侠义谱首页

转眼拳法就又练了三年。

这一天,老头喊过时雨。

“雨儿啊,你今年也十九了,挑水就不用了。老道前段时间不是收了两个童子吗,以后他们来挑水打扫,你也就不用忙前忙后了。”

“师傅,徒儿挑了九年的水,早就习惯了。再说,徒儿早上不挑水,也没事做,总不能把下午的拳法练习移到上午吧。”

“谁说没事做”老头眼睛一瞪“明日开始,你上午吃完饭,去老道那里,开始读书写字!”

“啊?”时雨这是真的大吃一惊“师傅,我们江湖中人还要学文的吗?”

“那是自然,我派中人,文学上不说惊世骇俗,但绝不能目不识丁,为师当年也考上了秀才,不过后来醉心武艺,才没有往仕途发展。”

“啊?”时雨没想到师傅竟然还是一个秀才“师傅,既然你是秀才,那为何你不教我,却让老道长教我文化?”

“这你有所不知,老道姓宋名广,乃是南阳人士,从小饱读诗书,又习得一首好字,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要谈古论道,我不如也。”

“老道长竟然这么有来历?好吧,一切全凭师傅做主。”

“嗯,你明早用过早饭,直接去前殿找老道,我已经提前和老道说好了。”

“是,师傅。”

第二天一早,时雨用过早饭,来到前殿找到老道,老道把时雨领到三清像后。原来三清的雕像后还有一个房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里面放着文房四宝,周围还有一些对联和一些水墨画。

“贫道以前下山化缘,少有人愿意,所以贫道就写对联画画换一些日用品,直到遇见了沐居士。沐居士在此居住,一直说打扰,每个月香火钱捐了不少,贫道这才不用写字画画卖钱。不过没想到山下一些人反而上山来求字求画,贫道虽然不愿意,但是一些是熟识的施主,一些施主出手又很阔绰,道观的修缮和日常都很依赖,所以只能写一些报答这些施主。”

时雨点点头,心中暗想“没想到师傅说的是真的,老道长真的写的一手好字,这都有人求上山了。”

两人随意说了几句闲话,老道士问时雨“时雨啊,你在此也住了九年了,我知道你也是读过书识得字的,那你书学过哪些啊?”

“只零星学过一些论语,别的都不曾学过。”

老道点点头,从一旁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既然你学过论语,那我们就继续从论语开始学,你且认真听讲。”

一个时辰的课结束后,时雨正在琢磨上午的时间该如何打发,就看见师傅走了过来。

“雨儿啊,拳掌我已经喂招喂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你每日自己勤加练习即可。今日起,为师开始教你兵器。”

“师傅,我这拳法刚开始学,还不纯熟,就要开始学兵器吗?”

“不妨事不妨事,以后你每天上午一个时辰和老道学文,剩下的时间练拳,吃罢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就全部练兵器。”

“那师傅,我们练什么兵器啊?”

“我们蓬莱仙山派,乃是蓬莱神枪散人童渊所创,自然练得是枪法。”

时雨一拍脑门,暗骂自己傻,我派创派祖师是童渊,可不是要学枪法。

老头没管时雨,“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百兵之王,难学更难精,没有一定的腕力,连招式都使不开。为师让你拍了三年木桩,又看你练了三年拳法,现在差不多可以开始学习枪法了。”

说罢,老头从大槐树边操起一根长棍,对时雨言道“教你枪法,自然不能用真枪,用棍更适合一点,但你要牢记,虽然没有枪头,但你手上拿的就是枪,不是棍!”

“师傅,这是为何,不都一样吗?”

“枪和棍怎可混谈?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枪棍本就是两种路数,你要是用棍的态度练枪,那如何练好,这点你要牢记!”

时雨岂敢怠慢,一直在用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