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便是加剧了同行之间的竞争,并且极其迅速地淘汰掉了一大批的小刊小报。
在江苏,最有名,也是销量最大的报纸,扬子晚报,在全国的销量甚至能排上第三。在越卖越好的扬子晚报阴影之下,很多江苏报纸都只能艰难生存。
是不是全省第一的差别有多大?仅仅只在高考这一件事上,扬子便是占尽先机。
高考试卷,学校是不会举行讲评的,因为没有意义了。学生们想要知道答案,给自己估一估分该怎么办?很简单,买一份扬子晚报即可。
大概在高考结束半个月左右,扬子晚报上便会刊登江苏高考试题的所有答案,以供全江苏学子校对。全江苏独此一份,没有第二家。
而在成绩出来之后,扬子晚报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从教育局那里拿到很多的“高考高分作文”,进行刊载。不光是江苏的,全中国的高分作文都有。
除了开高分作文专栏,扬子晚报也总是能拿到江苏文理科状元的采访权,对他们进行独家专访。
除了上述这些,扬子的特权还有很多。这些特权,这些独家资源,仅仅只是因为,它在全江苏卖的最好而已。
这样的情况,其他报纸当然是敢怒不敢言。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还没有任何反制措施。就算你采访了全江苏第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看。讲究成王败寇的年代,大家往往只关注最突出的那一个。
雪莉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很多双眼睛虎视眈眈的对象,直到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雪莉是个从来不接陌生电话的人,面对陌生的电话号码,她会直接挂断。在这样一个电话推销满天飞的时代中,这是避免骚扰的最好办法。
这一天,她又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雪莉想都没想,直接挂断了。然而,几分钟之后,她的手机再次震动了起来。雪莉很不爽地拿起了手机,发现似乎还是那个被她挂断的电话。
一般来说,这种连续打两次的电话,可能真是她的熟人打来的。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雪莉这种时候便会选择接听。
“喂?”雪莉耐着性子问道。
“你好,请问是,李菲雪小姐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娇柔的女声,她貌似对雪莉的接听感到十分的高兴,声音中的喜悦雪莉隔着电话都能听出来。
“我是。请问您是?”雪莉不解地问道。这么客套的语气,明显也不是她的熟人。
“你好你好!”对面听起来有些激动,“我是金陵日报社的记者,我们报社想对您做一个专访,可以吗?”
“专访?对我?”雪莉很费解地笑了出来,“抱歉,我实在想不出来,我有什么值得被采访的地方。记者小姐,你不会是打错电话了吧?”
雪莉想到,李菲雪这个名字,重名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说不定对方就是把她当成另外一个“李菲雪”了。